漢為池陽縣地。前秦苻堅于縣西北(今淳化縣固賢鎮)置三原護軍,以其地南有豐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置三原縣,永安元年(528年)三原縣治由今淳化縣固賢遷清水谷(今城關鎮西北15千米)。北周析東北部設華池縣,隋開皇三年(583年)撤銷華池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三原縣遷治清水谷南故任城,并更名池陽縣;武德六年復遷治故地更名華池縣,并析縣境東北地另置三原縣,屬泉州。貞觀元年(627年)撤銷另置的三原縣,復改華池縣為三原縣,屬雍州;天授二年(691年)屬鼎州,大足元年(701年)屬雍州,開元元年(713年)屬京兆府。
五代梁屬大安府,五代唐屬耀州。北宋開寶九年(976年)三原縣治遷唐高祖獻陵附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遷治龍橋鎮(今城關鎮)。明、清屬西安府。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省。
1949年在縣城設立陜甘寧邊區三原分區。1950年三原分區撤銷,三原縣改屬咸陽專區。1953年元月屬渭南專區。1956年直屬省。1958年將高陵、涇陽、淳化3縣并入,1961年析出3縣復為原三原縣。1961年屬咸陽專區。1968年屬咸陽地區。1983年屬咸陽市。
1996年,三原縣面積569平方千米,人口約38萬人。轄4鎮13鄉:城關鎮、魯橋鎮、西陽鎮、大程鎮、陵前鄉、徐木鄉、張家坳鄉、新莊鄉、嵯峨鄉、洪水鄉、獨李鄉、新興鄉、陂西鄉、高渠鄉、安樂鄉、渠岸鄉、馬額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1997年,陵前鄉改為陵前鎮,陂西鄉改為陂西鎮,獨李鄉改為獨李鎮,新興鄉改為新興鎮,馬額鄉改為馬額鎮,安樂鄉改為安樂鎮。調整后,三原縣轄10個鎮、7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三原縣常住總人口388842人,其中:城關鎮60418人,安樂鎮17766人,陂西鎮27206人,獨立鎮24200人,大程鎮26848人,西陽鎮23466人,魯橋鎮25715人,陵前鎮29827人,馬額鎮17532人,新興鎮19420人,高渠鄉19692人,渠岸鄉24356人,新莊鄉19864人,徐木鄉15299人,張家坳鄉10464人,嵯峨鄉17995人,洪水鄉8770人。
2001年,撤銷新莊鄉并入城關鎮,撤銷張家坳鄉并入新興鎮,撤銷洪水鄉并入嵯峨鄉。調整后,三原縣轄10個鎮、4個鄉:城關鎮、安樂鎮、陂西鎮、獨李鎮、大程鎮、西陽鎮、魯橋鎮、陵前鎮、馬額鎮、新興鎮、高渠鄉、渠岸鄉、徐木鄉、嵯峨鄉。(336個村)
2006年,三原縣總面積577平方千米, 總人口39.84萬人。轄城關、安樂、 陂西、獨李、魯橋、西陽、大程、陵前、馬額、新興10個鎮,高渠、渠岸、徐木、嵯峨4個鄉,207個行政村、9個社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三原縣常住總人口403524人,其中:城關鎮111190人,安樂鎮15772人,陂西鎮27314人,獨李鎮22480人,大程鎮24615人,西陽鎮22684人,魯橋鎮24871人,陵前鎮28536人,馬額鎮15399人,新興鎮27865人,高渠鄉17330人,渠岸鄉30928人,徐木鄉13535人,嵯峨鄉21005人。
2011年,撤銷徐木鄉并入大程鎮,撤銷高渠鄉并入城關鎮,撤銷馬額鎮并入陵前鎮,撤銷嵯峨鄉設立嵯峨鎮,撤銷渠岸鄉設立渠岸鎮。調整后,三原縣轄11個鎮:城關鎮、安樂鎮、陂西鎮、獨李鎮、大程鎮、西陽鎮、魯橋鎮、陵前鎮、新興鎮、嵯峨鎮、渠岸鎮。
2012年末,三原縣面積57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23591人,常住人口40.66萬人。2013年末,三原縣轄11個鎮,共有10個社區、20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鎮。
2015年,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撤銷安樂鎮,并入陂西鎮。調整后,三原縣轄1個街道、9個鎮:城關街道、陂西鎮、獨李鎮、大程鎮、西陽鎮、魯橋鎮、陵前鎮、新興鎮、嵯峨鎮、渠岸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