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屬夔子國地。西漢元始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秭歸縣。緣其地為楚三閭大夫屈原之故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還,亦來歸……因名曰秭歸。”北周建德六年置秭歸郡,避郡縣同名改秭歸縣為長寧縣。隋開皇三年改長寧縣為秭歸縣。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歸州,轄秭歸、巴東二縣,次年轄秭歸、巴東、興山三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置巴東郡、治秭歸。乾元年(758年)復置歸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歸州路,隸湖廣行中書省,十六年(1380年)降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廢歸州置秭歸縣,隸夷陵州。十年(1377年)再改秭歸為長寧縣,十三年(1380年)裁長寧縣復置歸州,轄興山、巴東二縣。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歸州為直隸州,隸湖北省,轄長陽、興山、巴東、恩施四縣并容美、龍潭19個土司。十三年(1735年)降為縣級州,屬宜昌府,不再轄縣。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秭歸縣。
1949年屬宜昌專區,1959年屬宜都工業區,1961年復屬宜昌專區,1970年屬宜昌地區。1991年6月15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1]18號)同意秭歸縣政府駐地由歸州鎮遷至剪刀峪(即現在的茅坪鎮)。1992年屬宜昌市。
1996年,秭歸縣面積2427平方千米,人口約42萬人。轄7個鎮、7個鄉:茅坪鎮、香溪鎮、屈原鎮、沙鎮溪鎮、兩河口鎮、郭家壩鎮、楊林橋鎮、梅家河鄉、磨坪鄉、文化鄉、水田壩鄉、泄灘鄉、周坪鄉、芝蘭鄉。縣政府駐茅坪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秭歸縣總人口398043人,其中:茅坪鎮77966人,香溪鎮35643人,屈原鎮21472人,沙溪鎮37831人,兩河口鎮31848人,郭家壩鎮36208人,楊林橋鎮28155人,水田壩鄉36899人,泄灘鄉15439人,梅家河鄉19465人,磨坪鄉13130人,文化鄉18314人,周坪鄉13479人,芝蘭鄉12194人。
2004年末,秭歸縣總人口391574人。轄茅坪、屈原、歸州、沙鎮溪、兩河口、郭家壩、楊林橋7鎮,水田壩、泄灘、梅家河、磨坪、周坪5鄉,6個居委會、186個村委會。
2009年,撤銷周坪鄉,設立九畹溪鎮,以原周坪鄉的行政區域為九畹溪鎮的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周坪。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秭歸縣常住總人口367107人,其中:茅坪鎮101620人,歸州鎮26155人,屈原鎮16839人,沙鎮溪鎮30996人,兩河口鎮23649人,郭家壩鎮46708人,楊林橋鎮26082人,九畹溪鎮22657人,水田壩鄉31180人,泄灘鄉12586人,梅家河鄉17267人,磨坪鄉113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