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湖區因境內原有東湖、西湖兩個緊密相聯的泛水湖群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屬古云夢澤,夏商屬荊州地,后為楚地,秦漢以后,先后隸屬安陸縣、沙羨縣、石陽縣、沌陽縣、漢津縣。隋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東西湖屬漢陽縣(今蔡甸區)。此后經唐、宋、元、明、清各代,雖州郡建制屢有改變,轄區始終屬漢陽縣管轄。1957年建武漢市國營農場管理局,1958年改稱武漢市東西湖農場管理局。1979年建東西湖區。
1996年,東西湖區面積495.5平方千米,人口約22.7萬人。轄1街道1鎮,即吳家山街道、新溝鎮。境內有12個農場。區政府駐吳家山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東西湖區總人口298479人,其中:吳家山街道76911人,新溝鎮16213人,柏泉辦事處12647人,三店辦事處14330人,李家墩辦事處27249人,慈惠墩辦事處22830人,走馬嶺辦事處13563人,常青花園開發區21385人,徑河辦事處13521人,長青辦事處24447人,荷包湖辦事處9162人,新溝辦事處12108人,辛安渡辦事處15940人,東山辦事處18173人。
2004年末,東西湖區面積495.3平方千米,總人口30.6萬人。轄1個街道、1個鎮、10個辦事處,67個居委會、65個村委會。
2005年,撤銷新溝鎮,設立新溝鎮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為原新溝鎮和荷包湖辦事處轄區范圍(鄂民政發[2005]32號,武民政[2005]65號)。同年,武漢市政府批準:在原長青辦事處范圍設立長青街道辦事處;在原慈惠辦事處范圍設立慈惠街道辦事處;在原新溝和走馬嶺2個辦事處范圍設立走馬嶺街道辦事處;將原徑河、三店、柏泉3個辦事處的部分轄域調整合并為徑河街道辦事處;將原李家墩、徑河、三店3個辦事處的部分轄域調整合并為金銀湖街道辦事處;將原李家墩辦事處的部分轄域設立為將軍路街道辦事處。上述街道辦事處負責管轄區域內的社會行政事務工作,轄區內原農場按企業運作。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東西湖區常住總人口452053人,其中:吳家山街道115067人,柏泉辦事處9402人,將軍路街道42259人,慈惠街道16373人,走馬嶺街道26744人,徑河街道36937人,長青街道41648人,辛安渡辦事處12620人,東山辦事處14446人,新溝鎮街道17839人,金銀湖街道58891人,常青花園新區管委會55353人,臺商工業園區管委會4474人。
2011年末,全區總面積499.71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2689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4484人。轄8個街道、3個辦事處,103個社區、42個行政村。(武漢年鑒2012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