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元年間(785—795年)析永泰縣歸義鄉置歸德場。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升歸德場為德化縣,以轄內有歸化里、靈化里、新化里得名。歷屬福州都督府、長樂府、東部、清源軍、平海軍、泉州、泉州路、泉州府、永春州、廈門道。1949年11月24日解放,歷屬晉江專區、永安專區、晉江專區(地區)、泉州市。
1996年,德化縣面積2232平方千米,人口約29.7萬人。轄8個鎮、10個鄉:龍潯鎮、潯中鎮、三班鎮、龍門灘鎮、雷峰鎮、南埕鎮、水口鎮、赤水鎮、蓋德鄉、楊梅鄉、葛坑鄉、湯頭鄉、上涌鄉、桂陽鄉、國寶鄉、美湖鄉、大銘鄉、春美鄉。縣政府駐龍潯鎮。
1997年,省民政廳批復同意將龍潯鎮的鳳池、富東2個居委會劃歸潯中鎮管轄;潯中鎮的寶美、丁溪、丁乾、大坂、英山、高陽6個村委會劃歸龍潯鎮管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德化縣常住總人口301834人,其中:潯中鎮46126人,龍潯鎮84494人,三班鎮17675人,龍門灘鎮10006人,雷峰鎮11854人,南埕鎮9279人,水口鎮12910人,赤水鎮11036人,楊梅鄉6045人,葛坑鄉13997人,湯頭鄉7011人,上涌鄉17208人,桂陽鄉6700人,蓋德鄉13936人,國寶鄉7876人,美湖鄉12353人,大銘鄉4663人,春美鄉8665人。
2001年4月16日,葛坑、上涌2個鄉撤鄉設鎮,實行鎮管村體制。調整后,德化縣轄10個鎮、8個鄉:潯中鎮、龍潯鎮、三班鎮、龍門灘鎮、雷峰鎮、南埕鎮、水口鎮、赤水鎮、葛坑鎮、上涌鎮、蓋德鄉、楊梅鄉、湯頭鄉、桂陽鄉、國寶鄉、美湖鄉、大銘鄉、春美鄉。
2003年末,德化縣總戶數80699戶,總人口30480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4330人。轄龍潯、潯中、三班、龍門灘、南埕、雷鋒、水口、赤水、上涌、葛坑10個鎮和蓋德、楊梅、湯頭、桂陽、國寶、美湖、大銘、春美8個鄉,共有1個居委會、10個社區、191個行政村。各鄉鎮人口:潯中鎮35449人,龍潯鎮67153人,三班鎮20376人,龍門灘鎮14796人,雷鋒鎮17182人,南埕鎮12681人,水口鎮17686人,赤水鎮17098人,葛坑鎮16062人,上涌鎮21810人,楊梅鄉6280人,湯頭鄉9081人,桂陽鄉7997人,蓋德鄉20357人,國寶鄉11921人,美湖鄉15943人,大銘鄉6431人,春美鄉11499人。
2005年,德化縣轄潯中、龍潯、三班、龍門灘、雷峰、南埕、水口、赤水、上涌、葛坑10個鎮,蓋德、楊梅、湯頭、桂陽、國寶、美湖、大銘、春美8個鄉,11個社區、191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德化縣常住總人口277867人,其中:潯中鎮74562人,龍潯鎮119931人,三班鎮17172人,龍門灘鎮4465人,雷峰鎮5394人,南埕鎮3454人,水口鎮5262人,赤水鎮4063人,上涌鎮7997人,葛坑鎮5988人,楊梅鄉2334人,湯頭鄉2843人,桂陽鄉2406人,蓋德鄉8375人,國寶鄉3230人,美湖鄉5158人,大銘鄉1603人,春美鄉3630人。
2012年9月13日,省政府(閩政文[2012]333號)批復同意撤銷蓋德鄉,設立蓋德鎮,以原蓋德鄉的行政區域為蓋德鎮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后,全縣轄11個鎮、7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