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設興仁專區,專署駐興仁縣。轄興仁、晴隆(駐蓮城鎮)、關嶺(駐關索嶺)、貞豐、望謨(駐復興鎮)、冊亨(駐者樓鎮)、安龍、興義(駐黃草壩)、盤縣(駐普安)、普安(駐盤水鎮)等10縣。
1952年興仁專署遷駐興義縣,改稱興義專區。1956年原屬安順專區的郎岱縣劃歸興義專區。后撤銷興義專區,將關嶺、晴隆、興仁、興義、普安、盤縣、郎岱7縣劃歸安順專區;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65年復設興義專區,專署駐興義縣。將安順專區所屬興義、興仁、盤縣、普安(駐盤水鎮)、晴隆(駐蓮城鎮)5縣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劃入興義專區。同年11月設盤縣特區。
1966年2月1日望謨縣改設望謨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駐復興鎮);冊亨縣改設冊亨布依族自治縣(駐者樓鎮);同年2月3日貞豐縣改設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2月7日安龍縣改設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70年興義專區改稱興義地區,將盤縣并入盤縣特區,劃歸六盤水地區。興義地區轄4縣、4自治縣。
1981年9月2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興義地區,設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興義地區的行政區域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區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興義縣。撤銷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恢復貞豐縣。望謨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恢復望謨縣。撤銷冊亨布依族自治縣,恢復冊亨縣。撤銷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恢復安龍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正式成立。
1987年,撤銷興義縣,設立興義市(縣級)。以原興義縣的行政區域為興義市的行政區域。州政府駐興義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黔西南布依苗自治州總人口2864920人。其中:興義市719605人、興仁縣425091人、普安縣259881人、晴隆縣258031人、貞豐縣314785人、望謨縣273113人、冊亨縣215030人、安龍縣399384人。
2003年末,黔西南州總人口305.94萬人。共有129個鄉鎮(80個鎮、49個鄉),110個居委會、2081個村委會。2004年,黔西南州共有4個街道、76個鎮、46個鄉、3個民族鄉。
2007年末,黔西南州總面積1.6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16.02萬人,轄興義、安龍、興仁、望謨、貞豐、晴隆、冊亨、普安8個縣(市)和頂效經濟開發區,130個鄉(鎮、街道),其中鎮76個、鄉50個、街道4個,1214個村(社區、居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常住總人口2804612人,其中:興義市783120人,興仁縣417919人,普安縣254247人,晴隆縣246809人,貞豐縣303883人,望謨縣251966人,冊亨縣190413人,安龍縣356255人。2010年末,黔西南州常住人口281.02萬人。
2011年末,黔西南州面積168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0萬人,戶籍人口344.74萬人,轄興義、興仁、安龍、貞豐、普安、晴隆、冊亨、望謨8個縣(市),12個街道、75個鎮、49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1214個行政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