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西安市長安區(qū)轄街道。位于區(qū)境東北部,距城區(qū)18千米。常住人口34101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qū)、39個行政村。西康鐵路、韋(曲)鳴(犢)公路、雁(塔)引(鎮(zhèn))公路、萬(壽路)引(鎮(zhèn))公路過境,庫峪河與浐河在境內(nèi)交匯。古跡有楊灣新石器時期遺址、秦二世胡亥陵墓。
【沿革】1949年前為鎮(zhèn),1951年為鳴犢鄉(xiāng),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0年設(shè)鎮(zhèn)。1996年,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鳴犢中學(xué)家委會和侯坪、嘴頭一、嘴頭二、嘴頭三、塔山、段村、曉村、黎明、橋頭、張雷灣、吊鐘溝、孫家場、鳴犢、鳴犢街、東高、東高堡、留公一、留公二、留公三查家坡、新莊、高寨、仁村、仁義堡24個行政村。
馬興鄉(xiāng)位于長安區(qū)東部,距城區(qū)20千米。建國初為馬興鄉(xiāng),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xiāng)。1996年,面積17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將軍廟、張家坡、任家坡、許家坡、杜家坡、楊溝、二圣宮、郭村、馬連灘、強(qiáng)家坡、趙家頂、獅一、獅二、獅三、王樂15個行政村。
2002年區(qū)劃調(diào)整后,鳴犢鎮(zhèn)代碼610116110,轄鳴犢鎮(zhèn)、候坪、咀頭一村、咀頭二村、咀頭三村、塔山、段村、曉村、黎明、橋頭、張雷、吊鐘溝、孫場、鳴犢、東高、東高堡、留公一村、留公二村、查坡、鳴犢新莊、高寨、仁村、仁義堡、留公三、馬蓮灘、將軍廟、張家坡、任家坡、杜家坡、楊家溝、二圣宮、郭村、強(qiáng)家坡、趙家頂、師一、師二、師三、王樂、許家坡39個行政村。2008年5月5日,長安區(qū)政府批復(fù)同意撤銷鳴犢鎮(zhèn),設(shè)立鳴犢街道;5月16日,鳴犢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2013年代碼和城鄉(xiāng)分類】610116017:~001 111南街社區(qū) ~200 112鳴犢鎮(zhèn)村 ~201 220候坪村 ~202 220咀頭一村 ~203 220咀頭二村 ~204 220咀頭三村 ~205 220塔山村 ~206 220段村 ~207 220曉村 ~208 220黎明村 ~209 220橋頭村 ~210 112張雷村 ~211 112吊鐘溝村 ~212 112孫場村 ~213 112鳴犢村 ~214 112東高村 ~215 112東高堡村 ~216 112留公一村 ~217 112留公二村 ~218 220查坡村 ~219 220鳴犢新莊村 ~220 220高寨村 ~221 220仁村 ~222 220仁義堡村 ~223 112留公三村 ~224 220馬蓮灘村 ~225 220將軍廟村 ~226 220張家坡村 ~227 220任家坡村 ~228 220杜家坡村 ~229 220楊家溝村 ~230 220二圣宮村 ~231 220郭村 ~232 220強(qiáng)家坡村 ~233 220趙家頂村 ~234 220師一村 ~235 220師二村 ~236 220師三村 ~237 220王樂村 ~238 220許家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