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龍街道位于貴池區東北部,距城區20千米。東與銅陵市接壤,南有九華山機場(籌建),西接池州市區,北依長江。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3萬余人。轄1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屬半丘陵半圩區地帶,大同圩由古老的青通河和九華河沖積而形成圩田,是貴池的漁、糧大圩之一。滬渝高速、321省道穿境而過,馬(衙)梅(龍)公路接318國道。古跡有郭港村“團山泡遺址”
[沿革]梅龍歷史上叫梅根、梅冶、梅埂。東漢時,便是冶鑄之地,故稱梅冶。三國吳時,官府在其境內的五步溝(這條溪水只有五步寬,故名)冶銅鑄錢,人稱錢溪。傳說清乾隆微服私訪到梅龍,奇遇才女李鳳姐,演出了游龍戲鳳的一段佳話。“隆”與“龍”諧音,自此稱為梅龍。1949年設梅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1992年設鎮。1997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梅龍街道居委會和梅龍、郭港、先進、進步、中梅、勝利6個村委會。2001年,撤銷桐梓山鄉,并入梅龍鎮。2007年,撤銷梅龍鎮,設立梅龍街道,面積108平方千米,總人口2965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16人,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辦事處駐地設在原梅龍鎮政府駐地。
[2006年梅龍鎮代碼]341702105(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001梅龍居委會 ~200郭港村 ~201先進村 ~202進步村 ~203梅龍村 ~204中梅村 ~205勝利村 ~206雙惠村 ~207惠中村 ~208大同村 ~209建華村 ~210雙湖村 ~211桐梓村
附:桐梓山鄉位于貴池區東北部,距城區32千米。1976年為國營桐梓山農場,屬安徽省農墾廳。1981年農場撤消,將原觀前鄉的雙湖、建華村和原梅龍公社的大同、同興、雙惠合并成立桐梓山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1.7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桐梓山、惠中、大同、雙惠、建華、雙湖6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