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以地形而得名,四面高,中央低,“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曰井陘”。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井陘縣。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縣置井州及葦澤縣。大業初,廢井州,并葦澤縣、蒲吾縣入井陘縣;大業十三年(617年)于縣置井陘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于縣置井州,轄井陘縣、葦澤縣;貞觀初并葦澤縣入井陘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廢井州。金代井陘升威州。元憲宗二年(1252年)縣治所遷至開長鎮。
1949年8月,井陘縣劃屬河北省石家莊專區。1958年12月20日撤銷井陘縣,并入石家莊市。1960年6月26日,析石家莊市井陘、獲鹿兩區,復置井陘縣,屬石家莊市。1961年5月23日改屬石家莊專區(1970年改稱石家莊地區)。1962年3月27日,析井陘縣復置獲鹿縣。1983年11月15日,井陘縣劃歸石家莊市。1990年,井陘縣轄10個鎮、11個鄉,318個行政村。
1996年,井陘縣面積1318平方千米,人口約32萬人。轄10個鎮、7個鄉:微水鎮、上安鎮、天長鎮、秀林鎮、南峪鎮、威州鎮、小作鎮、蒼巖山鎮、測魚鎮、南障城鎮、吳家窯鄉、北正鄉、于家鄉、孫莊鄉、南陘鄉、辛莊鄉、南王莊鄉。縣政府駐微水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井陘縣常住總人口328549人,其中:微水鎮60624人,上安鎮24393人,天長鎮43585人,秀林鎮27043人,南峪鎮15092人,威州鎮26924人,小作鎮19151人,南障城鎮11744人,蒼巖山鎮9414人,測魚鎮14564人,吳家窯鄉13213人,北正鄉12027人,于家鄉7270人,孫莊鄉15687人,南陘鄉7869人,辛莊鄉10015人,南王莊鄉9934人。
2002年,井陘縣面積1383平方千米,人口約32.6萬人。轄10個鎮、7個鄉:微水鎮、上安鎮、天長鎮、秀林鎮、南峪鎮、威州鎮、小作鎮、南障城鎮、蒼巖山鎮、測魚鎮、吳家窯鄉、北正鄉、于家鄉、孫莊鄉、南陘鄉、辛莊鄉、南王莊鄉。共有4個社區、31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微水鎮建設南路3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井陘縣常住總人口309882人,其中:微水鎮64722人,上安鎮24397人,天長鎮38656人,秀林鎮25535人,南峪鎮13741人,威州鎮25830人,小作鎮18338人,南障城鎮8707人,蒼巖山鎮6908人,測魚鎮13161人,吳家窯鄉12824人,北正鄉10680人,于家鄉6005人,孫莊鄉16285人,南陘鄉6263人,辛莊鄉8786人,南王莊鄉90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