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原名“王城”,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次子朱爽的“秦王府”所在地。清初改名為“滿城”。1926年馮玉祥督陜駐此,為慶祝西安“解圍”(解除軍閥劉振華圍城),國民聯軍將“滿城”更名為紅城。1927年民國陜西省政府從北院門移至紅城,易名為新城。新城區即因此得名。
1954年設立新城區,以第四區,及第五區的東部地區,第十區的6個鄉為其行政區域。1960年撤銷,東部劃歸灞橋區,北部劃歸未央區。1962年復置新城區,1966年更名東風區,1972年復稱新城區。
1990年末,轄境東至浐河西塬邊鐵道專用線,西至北大街東側—北關正街東側—龍首東路東側一線,南至東大街北側—永樂路—建工路一線,北至龍首原邊,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440840人,區政府駐尚德路115號,轄11個街道,338個居委會(含家委會)、13個行政村。
1996年,新城區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45.4萬人,轄11個街道:解放門街道、東五路街道、中山門街道、西一路街道、西五路街道、韓森寨街道、長樂中路街道、胡家廟街道、長樂西路街道、太華路街道、自強路街道,區政府駐尚德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城區常住總人口526718人,其中:西一路街道20071人、西五路街道31324人、中山門街道21821人、東五路街道18529人、解放門街道14154人、自強路街道44898人、太華路街道68434人、長樂西路街道49403人、胡家廟街道76934人、長樂中路街道76239人、韓森寨街道75600人、尚德路虛擬街道14524人、新城區虛擬街道14787人。
?年,西五路街道并入西一路街道,東五路街道并入中山門街道。調整后,全區轄9個街道:西一路街道、長樂中路街道、中山門街道、韓森寨街道、解放門街道、自強路街道、太華路街道、長樂西路街道、胡家廟街道。區政府駐西一路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城區常住總人口589739人,其中:西一路街道51889人,長樂中路街道96189人,中山門街道49300人,韓森寨街道104762人,解放門街道31684人,自強路街道42347人,太華路街道71510人,長樂西路街道54367人,胡家廟街道87691人。
2012年末,新城區面積30.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04709人,常住人口59.44萬人。2013年末,新城區轄9個街道,共有105個社區,區政府駐尚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