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以附近生產(chǎn)麻栗樹,而街市適建于山坡得名。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屬牂牁郡都夢縣,東漢屬益州牂牁郡。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西晉至南朝梁為都唐縣地,隸寧州興古郡。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嶺南道僚子部,唐南詔國屬通海都督轄地。宋大理國屬最寧府矣尼迦部。元為臨安路之矣尼迦部。
明為八寨長官司地:古木稱古木土司、八寨稱那更土司、開化稱教化土司、安南里稱安南土司、江那稱江那土司、江外稱弄旺土司、東安里稱牛羊土司、樂龍稱樂龍土司,隸臨安府阿迷州。崇禎十七年(1644),八寨那更土司龍上登進京受職,封為三長官司,管轄教化、古木、牛羊三土司。
清康熙五年(1666)8月,設(shè)開化府,將牛羊改為東安里,古木司改為逢春里,那更司改為水平里,教化司改為開化本城里,江那司改為江那里,安南司改為安南里,旺弄司改為旺弄里,樂龍司改為樂龍里,八里均歸開化通判治理。雍正七年(1730)12月,置文山縣。嘉慶二十四年(1819)6月,置安平廳。道光二年(1822)3月,析文山縣屬東安、逢春、永平三地入安平廳,今麻栗坡屬東安里。
明末清初,越南黎氏王朝乘中國內(nèi)亂之機,強占了都龍、南丹地區(qū),康熙二十年(1683),又占領(lǐng)了芹菜塘、南狼(今南溫河、瓦渣)等地區(qū),并在這些地區(qū)建立土司制。為應(yīng)對以上形勢,清政府于雍正年間,在沿邊一線的者斌、普梅、牛羊等地設(shè)訊;乾隆年間,又在東安、馬達、磨山設(shè)訊。光緒十二年(1886)在麻栗坡街頭設(shè)司衙門。
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法勘界結(jié)束,原被越南強占的茅坪、都龍、猛硐、南溫河、田蓬等地重新劃入中國版圖。光緒二十四年(1897)2月12日,設(shè)立麻栗坡副督辦,轄茅坪、天保、攀枝花、董干、田蓬5個對汛,副督辦公署建址在岜亮寨,直隸于省。光緒三十二年(1906),督辦公署由岜亮寨遷至麻栗坡街頭原都司駐地。宣統(tǒng)元年(1909),添設(shè)玉皇閣對訊歸麻栗坡副督辦節(jié)制;5對汛增為6對汛。
民國3年(1914),改交涉副督辦為對汛正督辦,又將各汛分等而治,田蓬、董干為一等,玉皇閣、天保為二等,茅坪、攀枝花為三等。民國四年(1915),云南省批復(fù):中央命規(guī)定河口、麻栗坡兩督辦所屬各汛地一律改為特別區(qū)域,兼理司法職權(quán);9月1日宣布實行特別區(qū)域兼理司法;麻栗坡為省轄特別區(qū)。民國6年(1917)6月,督辦署改稱為云南省麻栗坡特別行政區(qū)對汛督辦公署,督辦及所屬六對汛劃編為特別七區(qū),督辦公署所屬東安里的南油、磨山、馬達三個半甲為特別第一區(qū);茅坪對汛所屬馬關(guān)的歸仁里聚義甲為特別第二區(qū);玉皇閣對汛所屬的聚隆甲為第三區(qū);天保對汛所屬的奮武甲為第四區(qū)(以上玉、茅、天三汛地歸馬關(guān)地面);攀枝花對汛所屬的東油半甲及胡迭半甲為特別第五區(qū);董干對汛所屬的馬桑甲、普元甲為特別第六區(qū)(以上攀、董兩汛及督署原系東安里地面);田蓬對汛所屬的普梅營、郎恒營及木央營為特別第七區(qū)(以上田蓬所屬原在廣南縣地面)。
1949年3月,麻栗坡縣解放,廢除對汛督辦特別行政區(qū)建置,成立麻栗坡縣人民民主政府籌辦處,6月成立馬列坡縣人民政府。1950年5月31日,政務(wù)院批準(zhǔn):撤銷麻粟坡對訊督辦區(qū),設(shè)立麻粟坡市(1950年6月1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zhǔn)),屬文山專區(qū)。1955年1月3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麻粟坡市改為麻粟坡縣,縣等列為丙等,由文山專區(qū)領(lǐng)導(dǎo)監(jiān)督。1960年9月13日,國務(wù)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撤銷麻栗坡縣,將原麻栗坡縣的行政區(qū)域并歸西疇縣(1958年11月撤并)。1962年3月27日國務(wù)院全體會議第115次會議決定:恢復(fù)麻粟坡縣,以合并于西疇縣的原麻粟坡縣行政區(qū)域為麻粟坡縣的行政區(qū)域(1961年10月分置)。
1996年,全縣人口259569人,其中男性135303人,占總?cè)丝?2%;少數(shù)民族人口103233人,占總?cè)丝诘?9%。面積2334平方千米。轄3個鎮(zhèn)、9個鄉(xiāng)(其中1個民族鄉(xiāng)):麻栗鎮(zhèn)、大坪鎮(zhèn)、董干鎮(zhèn)、馬街鄉(xiāng)、新寨鄉(xiāng)、鐵廠鄉(xiāng)、六河鄉(xiāng)、楊萬鄉(xiāng)、八布鄉(xiāng)、下金廠鄉(xiāng)、南溫河鄉(xiāng)、猛硐瑤族鄉(xiāng)。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麻栗坡縣常住總?cè)丝诳側(cè)丝?67986人,其中:麻栗鎮(zhèn)53010人,大坪鎮(zhèn)17182人,董干鎮(zhèn)33321人,南溫河鄉(xiāng)19657人,猛硐瑤族鄉(xiāng)14158人,下金廠鄉(xiāng)10842人,八布鄉(xiāng)20888人,六河鄉(xiāng)20666人,楊萬鄉(xiāng)12825人,鐵廠鄉(xiāng)27222人,馬街鄉(xiāng)26730人,新寨鄉(xiāng)11485人。
2004年8月15日,《關(guān)于麻栗坡縣南溫河鄉(xiāng)政府駐地遷移有關(guān)問題的批復(fù)》(云政復(fù)[2004]83號):①同意麻栗坡縣南溫河鄉(xiāng)政府駐地遷移至麻栗鎮(zhèn)天保村紅光;②南溫河鄉(xiāng)高筧梁、瓦渣、戈令3個行政村劃歸大坪鎮(zhèn)管轄,麻栗鎮(zhèn)天保行政村劃歸南溫河鄉(xiāng)管轄;③南溫河鄉(xiāng)更名為天保鄉(xiāng),天保鄉(xiāng)轄南溫河、小寨、分水嶺、城子上、八宋和天保6個行政村。2006年,撤銷新寨鄉(xiāng),其行政區(qū)域并入董干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省政府2006年3月16日批準(zhǔn))。
2006年末,麻栗坡縣總?cè)丝?7.3萬人。轄3個鎮(zhèn)、8個鄉(xiāng)(其中1個民族鄉(xiāng)):麻栗鎮(zhèn)、大坪鎮(zhèn)、董干鎮(zhèn)、天保鄉(xiāng)、猛硐瑤族鄉(xiāng)、下金廠鄉(xiāng)、八布鄉(xiāng)、六河鄉(xiāng)、楊萬鄉(xiāng)、鐵廠鄉(xiāng)、馬街鄉(xiāng);天保農(nóng)場、八布農(nóng)場。共有3個居委會、93個行政村。
2007年7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關(guān)于撤銷麻栗坡縣天保鄉(xiāng)設(shè)立天保鎮(zhèn)的批復(fù)》(云政復(fù)[2007]39號):撤銷天保鄉(xiāng),設(shè)立天保鎮(zhèn)。9月28日,天保鎮(zhèn)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麻栗坡縣常住總?cè)丝?77960人,其中:麻栗鎮(zhèn)54511人,大坪鎮(zhèn)24568人,董干鎮(zhèn)46544人,天保鎮(zhèn)20109人,猛硐瑤族鄉(xiāng)15303人,下金廠鄉(xiāng)10748人,八布鄉(xiāng)20387人,六河鄉(xiāng)16121人,楊萬鄉(xiāng)16406人,鐵廠鄉(xiāng)27914人,馬街鄉(xiāng)25349人。
2014年,天保鎮(zhèn)、董干鎮(zhèn)被列為全國重點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