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至齊、梁時期屬郴縣地。隋析郴南置義章縣,縣有大章、小章二水。宋初諱義字,改為宜章縣。1959年臨武縣并入,1961年臨武縣析出。
1996年,宜章縣面積2124平方千米,人口約53萬人。轄11個鎮、16個鄉:城關鎮、梅田鎮、麻田鎮、迎春鎮、黃沙鎮、一六鎮、巖泉鎮、栗源鎮、白石渡鎮、楊梅山鎮、瑤崗仙鎮、城南鄉、漿水鄉、長村鄉、東風鄉、莽山瑤族鄉、天塘鄉、白沙鄉、笆籬鄉、關溪鄉、沙坪鄉、太平里鄉、平和鄉、赤石鄉、里田鄉、新華鄉、長策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宜章縣總人口534250人,其中:城關鎮42166人,白石渡鎮12297人,楊梅山鎮13183人,瑤崗仙鎮8277人,梅田鎮32790人,麻田鎮20335人,黃沙鎮27667人,迎春鎮20279人,一六鎮37517人,栗源鎮30682人,巖泉鎮32036人,城南鄉28811人,漿水鄉19676人,長村鄉13711人,東風鄉15330人,天塘鄉23726人,莽山瑤族鄉7443人,笆籬鄉17994人,白沙圩鄉19007人,關溪鄉16243人,長策鄉12009人,里田鄉13312人,新華鄉8388人,赤石鄉16428人,平和鄉11110人,太平里鄉14087人,沙坪鄉19746人。
2010年,宜章縣轄11個鎮、1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白石渡鎮、楊梅山鎮、瑤崗仙鎮、梅田鎮、麻田鎮、黃沙鎮、迎春鎮、一六鎮、栗源鎮、巖泉鎮、城南鄉、漿水鄉、長村鄉、東風鄉、天塘鄉、莽山瑤族鄉、笆籬鄉、白沙圩鄉、關溪鄉、長策鄉、里田鄉、新華鄉、赤石鄉、平和鄉、太平里鄉、沙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12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2]5號)批復同意對宜章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如下:一、將城南鄉和城關鎮成建制合并,設立玉溪鎮。以原城南鄉和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玉溪鎮的行政區域,玉溪鎮轄4個居委會、24個建制村,總面積178.6平方公里,總人口8.43萬人,鎮人民政府駐羅家山(原城南鄉人民政府駐地)。二、將長策鄉和瑤崗仙鎮成建制合并,設立瑤崗仙鎮。以原長策鄉和瑤崗仙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瑤崗仙鎮的行政區域,瑤崗仙鎮轄3個居委會、14個建制村,總面積98.46平方公里,總人口2.22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新屋(原長策鄉人民政府駐地)。三、將沙坪鄉和太平里鄉成建制合并,設立五嶺鄉。以原沙坪鄉和太平里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五嶺鄉的行政區域,五嶺鄉轄21個建制村,總面積146.6平方公里,總人口3.57萬人,鄉人民政府駐桃子灣(原太平里鄉人民政府駐地)。四、將天塘鄉和東風鄉成建制合并,設立天塘鄉。以原天塘鄉和東風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天塘鄉的行政區域,天塘鄉轄30個建制村,總面積152.7平方公里,總人口4.65萬人,鄉人民政府駐肖家沖(原天塘鄉人民政府駐地)。五、撤銷新華鄉。將原新華鄉的江厚、東山、老塘、吾作塘4個建制村劃歸里田鄉管轄;將原新華鄉的匯溪、南塘門、鞏橋3個建制村劃歸赤石鄉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里田鄉轄1個居委會、15個建制村,總面積65.2平方公里,總人口1.94萬人,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赤石鄉轄17個建制村,總面積86.5平方公里,總人口2.32萬人,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調整后,宜章縣轄11個鎮、11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玉溪鎮、白石渡鎮、楊梅山鎮、瑤崗仙鎮、梅田鎮、麻田鎮、黃沙鎮、迎春鎮、一六鎮、栗源鎮、巖泉鎮、漿水鄉、長村鄉、天塘鄉、莽山瑤族鄉、笆籬鄉、白沙圩鄉、關溪鄉、里田鄉、赤石鄉、平和鄉、五嶺鄉。縣政府駐玉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