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因從樺川縣析置且地處樺川縣之南,故名。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中華民國和東北淪陷時期,分屬樺川縣和依蘭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6月10月,合江省政府決定,將樺川縣南部的湖南營、孟家崗、石頭河子等地區劃出,設置樺南縣。隸屬合江省管轄。縣政府駐湖南營鎮。1948年6月1日,撤銷依東縣,將原依東縣太平(今土龍山鎮)、五道崗、金沙河3個區劃歸樺南縣管轄。
1949年5月,將合江省并入松江省,隸屬松江省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劃歸新設之合江專區管轄。1956年3月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樺南縣,并入樺川縣。1964年6月5日,國務院批準,恢復樺南縣,以并入樺川縣的原樺南縣行政區域為樺南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的樺川鎮改為樺南鎮。隸屬合江專區管轄。1985年1月1日,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92年末,樺南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西部。北與佳木斯市、樺川縣、集賢縣接壤,東北與雙鴨山市毗鄰,東、南與寶清縣、勃利縣相連,西與依蘭縣以倭肯河、松木河為界。全縣總面積4412平方千米。總人口4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2萬人;滿、回、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縣總人口的5%。轄6鎮、13鄉。縣政府駐地樺南鎮。(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有改動)
1996年,樺南縣轄6個鎮、13個鄉:樺南鎮、孟家崗鎮、閻家鎮、土龍山鎮、駝腰子鎮、石頭河鎮、慶發鄉、民主鄉、梨樹鄉、柳毛河鄉、公心集鄉、二道溝鄉、三合鄉、五道崗鄉、金沙鄉、明義鄉、大八浪鄉、八虎力鄉、幸福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樺南縣總人口421901人,其中:樺南鎮75490人,土龍山鎮30868人,孟家崗鎮19841人,駝腰子鎮20105人,石頭河子鎮22402人,閻家鎮17312人,民主鄉17802人,梨樹鄉16510人,慶發鄉12785人,五道崗鄉15526人,三合鄉10437人,金沙鄉17441人,明義鄉13003人,八虎力鄉14826人,柳毛河鄉16089人,幸福鄉14479人,大八浪鄉13348人,二道溝鄉18238人,公心集鄉13348人,樺南林業局29510人,樺南曙光農場12541人。
全縣現轄6個鎮、4個鄉:駝腰子鎮、石頭河子鎮、樺南鎮、土龍山鎮、孟家崗鎮、閆家鎮、金沙鄉、梨樹鄉、明義鄉、大八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