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市歷史悠久。秦(公元前221年)置蔡陽縣,屬南陽郡。東漢建武年間分蔡陽縣的東北地帶置襄鄉縣,同屬南陽郡。三國魏黃初改為安昌縣。南朝宋復為襄鄉縣。北魏廢襄鄉縣,置廣昌縣,屬廣昌郡。隋仁壽元年(601年)為避太子楊廣之諱,改廣昌縣為棗陽縣,以境內棗陽村得名,屬舂陵郡。唐屬隋州,南宋為棗陽軍治,元屬棗陽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棗陽入宣城,不久復置,屬襄陽府。
1914年屬襄陽道,1932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后屬襄陽專區、地區,1983年10月屬襄樊市。1988年撤縣設市,由襄樊市代管。【1988年1月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8]7號)撤銷棗陽縣,設立棗陽市(縣級)。以原棗陽縣的行政區域為棗陽市的行政區域。】
1996年,棗陽市面積3272平方千米,人口約105萬人。轄3個街道、18個鎮、4個鄉: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環城街道、鹿頭鎮、新市鎮、姚崗鎮、太平鎮、楊垱鎮、吳店鎮、七方鎮、羅崗鎮、琚灣鎮、梁集鎮、熊集鎮、耿集鎮、清潭鎮、平林鎮、資山鎮、王城鎮、興隆鎮、劉升鎮、吉河鄉、錢崗鄉、徐寨鄉、蔡陽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棗陽市總人口1054374人,其中(3個街道、20個鎮、2個鄉):北城街道50310人,南城街道88403人,環城街道54111人,琚灣鎮51260人,七方鎮45281人,羅崗鎮30686人,楊當鎮42928人,太平鎮58347人,姚崗鎮40521人,新市鎮36813人,鹿頭鎮36408人,劉升鎮41820人,興隆鎮56820人,王城鎮27586人,資山鎮21367人,吳店鎮59147人,梁集鎮33425人,熊集鎮25300人,耿集鎮17110人,平林鎮28651人,清潭鎮28709人,蔡陽鎮34579人,徐寨鎮40844人,錢崗鄉19999人,吉河鄉30491人,西城虛擬街道36326人,隨陽農場6746人,車河農場10386人。
2004年末,棗陽市總人口109.86萬人。轄北城、南城、環城3個街道,琚灣、七方、楊垱、太平、鹿頭、劉升、興隆、王城、吳店、新市、熊集、平林12個鎮,41個居委會、484個村委會。2005年末,棗陽市轄3個街道、12個鎮。共有45個居委會、480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棗陽市常住總人口其中:1004741人,北城街道74143人,南城街道137934人,環城街道51994人,琚灣鎮66773人,七方鎮85860人,楊當鎮65941人,太平鎮81251人,新市鎮48362人,鹿頭鎮55667人,劉升鎮34045人,興隆鎮54837人,王城鎮40964人,吳店鎮80714人,熊集鎮41802人,平林鎮25163人,棗陽經濟開發區44146人,隨陽農場6883人,車河農場82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