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濟源縣,元改濟源縣為原州,后廢州復為縣。1988年撤縣設市,1997年實行省直管體制。
1996年,濟源市面積1965平方千米,人口約62.5萬人。轄4個街道、6個鎮、6個鄉:濟水街道、雙橋街道、北海街道、天壇街道、五龍口鎮、軹城鎮、坡頭鎮、邵原鎮、承留鎮、克井鎮、下冶鄉、大峪鄉、王屋鄉、亞橋鄉、思禮鄉、梨林鄉。市府駐濟水街道轄區內。
2000年,濟源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626478人,其中:濟水街道40186人、北海街道31426人、雙橋街道25211人、天壇街道22679人、克井鎮62262人、五龍口鎮47216人、軹城鎮77930人、承留鎮60270人、邵原鎮38505人、坡頭鎮25808人、梨林鎮40662人、大峪鎮31661人、亞橋鄉33541人、思禮鄉26983人、王屋鄉29914人、下冶鄉32224人。
?年,濟源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50個居委會、484個行政村。濟水街道轄12個居委會、1個社區,雙橋街道轄11個居委會、1個社區,北海街道轄14個居委會、1個社區,天壇街道轄12個居委會、1個社區,克井鎮轄51個行政村,五龍口鎮轄31個行政村,梨林鎮轄45個行政村,軹城鎮轄72個行政村,承留鎮轄49個行政村,坡頭鎮轄24個行政村,大峪鎮轄30個行政村,邵原鎮轄50個行政村,亞橋鄉轄23個行政村,思禮鄉轄27個行政村,王屋鄉轄44個行政村,下冶鄉轄38個行政村。
2005年末,濟源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天壇街道、雙橋街道、北海街道、濟水街道;五龍口鎮、克井鎮、邵原鎮、坡頭鎮、軹城鎮、承留鎮、大峪鎮、梨林鎮;思禮鄉、王屋鄉、下冶鄉、亞橋鄉。
2007年,經河南省政府批準,撤銷思禮鄉、下冶鄉、王屋鄉、亞橋鄉,分別設立思禮鎮、下冶鎮、王屋鎮和玉泉街道,同時將雙橋街道更名為沁園街道。調整后,全市轄5個街道、11個鎮:沁園街道、濟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壇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鎮、五龍口鎮、軹城鎮、承留鎮、邵原鎮、坡頭鎮、梨林鎮、大峪鎮、思禮鎮、王屋鎮、下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