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屬益州郡所領雙柏縣,轄境包括今易門、雙柏、新平。東漢沿之。三國蜀漢為雙柏縣,屬益州建寧郡。兩晉時期,為雙柏縣,屬寧州建寧郡。南朝齊梁之際,屬晉寧郡,實為爨氏據有。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姚州屬鉤州所領唐封縣境。
唐南詔國屬拓東節度使轄地。宋大理國時為洟源,屬善闡府。元至元四年(1267),置洟門千戶所,屬巨橋(今昆陽)萬戶府。至元十二年(1275),改置易門縣,治市坪村。因縣“西有泉曰夷源,訛作易門,”隸屬中慶路所領昆陽州。
明為易門縣,屬云南府昆陽州。明初徙治縣北,萬歷年間復徙故治(易門所)。清雍正三年(1725)直屬云南府。雍正八年(1730)7月,云南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云南府屬云武糧儲道。民國2年(1913)易門縣屬滇中道。民國18年(1929)廢道直屬省。
1950年1月,易門縣屬滇中專員公署,3月后屬玉溪專區。1953年10月,昆陽縣第四區的賈姑鄉9平方千米劃歸易門縣。1957年12月26日將昆陽縣的木鲊鄉劃歸易門縣。1958年易門縣劃入易門礦區,1959年復置易門縣。1961年2月3日,易門縣將木鲊鄉共44.9平方千米劃回晉寧縣。1970年屬玉溪地區。1997年屬地級玉溪市。
1996年,易門縣轄3個鎮、2個鄉、3個民族鄉:龍泉鎮、六街鎮、綠汁鎮、小街鄉、方屯鄉、銅廠彝族鄉、浦貝彝族鄉、十街彝族鄉。2000年1月24日,云政復[2000]28號:撤銷易門縣龍泉鎮、方屯鄉,合并設立龍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易門縣常住總人口169581人,其中:龍泉鎮55494人,六街鎮23915人,綠汁鎮23383人,浦貝彝族鄉17679人,十街彝族鄉12944人,銅廠彝族鄉21915人,小街鄉14251人。
2000年末,易門縣轄3個鎮、4個鄉。全縣總人口17.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4萬人,占77.9%;非農業人口3.8萬人,占22.1%。少數民族人口近5萬人,占總人口28.9%。其中1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族(43661人),哈尼族(2970人),回族(1193人)。
2006年,易門縣總面積1571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7.6萬人。轄3個鎮、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龍泉鎮、六街鎮、綠汁鎮、小街鄉、銅廠彝族鄉、浦貝彝族鄉、十街彝族鄉?h政府駐龍泉鎮。共有3個居委會、53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易門縣常住總人口177110人,其中:龍泉鎮72752人,六街鎮25452人,綠汁鎮16410人,浦貝鄉16568人,十街鄉11651人,銅廠鄉21609人,小街鄉12668人。
2011年,撤銷龍泉鎮、六街鎮,設立龍泉街道、六街街道。調整后,易門縣轄2個街道、1個鎮、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龍泉街道、六街街道、綠汁鎮、浦貝彝族鄉、十街彝族鄉、銅廠彝族鄉、小街鄉?h政府駐龍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