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菏山”和“雷澤”簡稱。西周為曹、貫、黎、郜等國地,戰國置陶郡。秦分屬東郡、碣郡,西漢建元三年置濟陰郡、治定陶。北魏析置北濟陰郡,治單父,隋復并為濟陰郡。唐武德初改郡為曹州,北宋崇寧初升為興仁府,金天會八年復為曹州。明洪武四年降曹州為縣,正統十一年復置曹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以古澤藪而得名。
1949年3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冀魯豫第二、三、五、七專區分別更名為臨河、湖西、魯西南、運西專區;8月,平原省建立,臨河、魯西南及運西的一部分合并為菏澤專區,與湖西專區同屬平原省人民政府。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1953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準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歸菏澤專區(成武、巨野二縣)、濟寧專區。
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菏澤專區建制,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1959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1996年,菏澤地區面積1.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820萬人,其中漢族占99%以上,地區行政公署駐菏澤市,轄荷澤市和鄄城、東明、鄆城、巨野、單縣、成武、定陶、曹縣8縣。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菏澤地區和縣級菏澤市,設立地級菏澤市。菏澤市設立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菏澤市轄原菏澤地區的鄄城縣、單縣、鄆城縣、曹縣、定陶縣、巨野縣、東明縣、成武縣和新設立的牡丹區(1區8縣)。2001年1月8日地級菏澤市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菏澤市總人口8097973人。其中:牡丹區1280031人,曹縣1335422人,單縣1050701人,成武縣596339人,巨野縣839438人,鄆城縣1025800人,鄄城縣715684人,定陶縣563352人,東明縣691206人。
2002年末,全市共有8個街道、108個鎮、42個鄉。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8.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約180.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