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為匈奴地。元屬中書行省上都路開平府。明清為察哈爾萬戶地。清康熙十四年,這里被編入蒙八旗,因旗號為純藍色而得名正藍旗,系滿族八旗名之一。1950年由察哈爾左翼正藍旗改名為正藍旗。
1956年,擴大正藍旗行政區域,即將明安太右聯合旗的第一、二、三、四等4個蘇木及五、六聯合蘇木一部和原寶昌縣第三區(哈叭嘎區)劃歸該旗領導,旗人民委員會由那日圖改駐黃旗大營子。
1996年?,正藍旗面積10182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轄1個鎮、13個蘇木、3個鄉:敦達浩特鎮、上都音高勒蘇木、哈登胡舒蘇木、伊和海爾罕蘇木、杭哈拉蘇木、卓倫高勒蘇木、烏蘇圖查干蘇木、寶紹岱蘇木、賀日斯臺蘇木、那日圖蘇木、扎格斯臺蘇木、賽音呼都嘎蘇木、桑根達來蘇木、烏日圖塔拉蘇木、哈畢日嘎鄉、阿日呼布鄉、胡魯斯臺鄉。旗政府駐敦達浩特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正藍旗總人口71186人,其中(2個鎮、12個蘇木、3個鄉):敦達浩特鎮14967人,桑根達來鎮5256人,哈畢日嘎鄉6053人,胡魯斯臺鄉6182人,阿日呼布鄉5740人,上都音高勒蘇木4032人,卓倫高勒蘇木1143人,寶紹代蘇木2919人,伊和海日罕蘇木1939人,哈登胡舒蘇木2316人,烏蘇圖查干蘇木1929人,那日圖蘇木2428人,扎格斯臺蘇木3087人,烏日圖塔拉蘇木1773人,賀日斯臺蘇木1846人,賽音呼都嘎蘇木1772人,杭哈拉蘇木1634人,五一種畜場3371人,黑城子種畜場2256人,阿爾善圖牧場543人。
2000年,正藍旗總面積10182平方千米。總人口76500人,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56.7%,蒙古族占總人口的37%。轄2個鎮、12個蘇木、3個鄉,3個國營牧林場,82個嘎查、20個村。
2001年4月,上都音高勒蘇木與敦達浩特鎮合并設立上都音高勒鎮;(其他調整待查)。調整后,全旗轄3個鎮、8個蘇木:上都音高勒鎮、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寶日浩特鎮、卓倫高勒蘇木、寶紹岱蘇木、伊和海日罕蘇木、那日圖蘇木、扎格斯臺蘇木、烏日圖塔拉蘇木、賀日斯臺蘇木、賽音胡都嘎蘇木,以及五一種畜場總場、黑城子示范區。
2001年,全旗總人口72520人,其中漢族占55.67%、蒙古族占37.05%。轄3個鎮、8個蘇木、3個國營林牧場,82個嘎查、20個村。旗政府駐上都音高勒鎮(轄7個居委會)。
2003年1月,上都音高勒鎮更名為上都鎮。2006年,正藍旗將原有的12個蘇木鎮調整為6個,即上都鎮、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和寶紹代蘇木、那日圖蘇木、賽音呼都嘎蘇木。其中,撤銷卓倫郭勒蘇木和寶日浩特鎮,并入上都鎮;撤銷扎格斯臺蘇木、烏日圖塔拉蘇木,并入那日圖蘇木。
2006年,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千米。總人口82961人,人口密度為7.8人/平方千米。轄3個鎮、3個蘇木、1個國營林牧場、1個示范區,103個嘎查(村)。2009年,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千米。總人口8.3萬人,其中牧業人口3.3萬人,人口密度為8.15人/平方千米。轄3個鎮、3個蘇木、1個牧場、1個示范區,83個嘎查、20個行政村。
2012年,恢復扎格斯臺蘇木,面積1377平方千米,人口3347人、轄7個嘎查。調整后,全旗轄3個鎮、4個蘇木:上都鎮、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寶紹代蘇木、那日圖蘇木、賽音呼都嘎蘇木、扎格斯臺蘇木。旗政府駐上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