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稱堂陽縣,以地處堂水之陽(河北為陽)為名。后晉更名為蒲澤縣,以地近漳滏,低濕產蒲而名。北宋皇祜四年(1052年)升南宮縣之新河鎮為新河縣。新河鎮以瀕臨新河(因漳河幾經更迭,俗有“新河”之稱)而得名。1947年改振堂縣,1950年3月正式恢復為新河縣。1958年末撤縣,1962年復置。
1996年,新河縣面積366平方千米,人口約15.5萬人,轄2個鎮、4個鄉:新河鎮、尋寨鎮、白神首鄉、荊家莊鄉、西流鄉、仁讓里鄉?h政府駐新河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河縣常住總人口162888人,其中:新河鎮41664人,尋寨鎮25568人,白神首鄉18373人,荊家莊鄉23288人,西流鄉27534人,仁讓里鄉26461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河縣常住總人口169858人,其中:新河鎮48909人,尋寨鎮24983人,白神首鄉17600人,荊家莊鄉24162人,西流鄉28139人,仁讓里鄉26065人。
附:新河縣行政區劃(2002年)
全縣面積366平方千米,人口16.57萬。轄2個鎮、4個鄉,16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新河鎮。
新河鎮 鎮政府駐三街村。面積57.1平方千米,人口4.05萬。轄43個行政村:三街、東關、南關、西關、挽莊、望騰、六戶、子林、馬圈、護駕、北劉家莊、南趙家莊、北鄭家莊、南宋家莊、大賈家莊、后保居莊、前保居莊、郜宋張磚、郝苗張磚、車張磚、葛趙莊、朱家莊、宋亮莊、尹家莊、蘆家莊、李家莊、齊家莊、池家莊、魏家莊、安家莊、侯家莊、杜家莊、王家莊、邢家莊、賈家園、大田莊、南張化、東張化、北張化、白穴口、八里莊、五里鋪、沙圪塔。
尋寨鎮 鎮政府駐尋寨村。面積54.6平方千米,人口2.64萬。轄25個行政村:尋寨、桃園、南莊、董夏、南陽、東小漳一、東小漳二、東小漳三、南王家莊、南安家莊、南魏家莊、沙里王、牛家莊、殷家莊、劉家莊、西馬莊、郎家屯、耿秋口、信秋口、鄭秋口、邢秋口、周家堯、尋湖路、南杜興、北杜興。
荊家莊鄉 鄉政府駐荊家莊村。面積66.6平方千米,人口2.45萬。轄19個行政村:荊家莊、西小漳、平頭樓、北陳海、中陳海、南陳海、閻仙莊、蓋家、賈家、埝城、王府、仙莊、曹莊、大塔則口、小塔則口、西李家莊、大周家莊、小周家莊、西楊家莊。
白神首鄉 鄉政府駐白神首村。面積41.4平方千米,人口1.84萬。轄26個行政村:白神首、張神首、夏神首、付神首、付興莊、來遠莊、李家寨、聶秋口、劉秋口、吳秋口、西小屯、芝芳頭、堯李莊、暴地賈、官李莊、尼家莊、西小鋪、后葫蘆灣、前葫蘆灣、西葫蘆灣、西鄭家莊、菜園、沙井、堯頭。
西流鄉 鄉政府駐西流村。面積66.9平方千米,人口2.86萬。轄28個行政村:西流、田村、城召、東鋪、西鋪、河溝、故現、西董、東董、蘇田、蘇章、安莊、邢彥、梨園、陳村、九門、苗家莊、許家莊、楊家莊、申家莊、毛家莊、馮家莊、呂家莊、白楊林、亭則頭、南馬莊、齊果照。
仁讓里鄉 鄉政府駐仁讓里村。面積76.6平方千米,人口2.71萬。轄28個行政村:仁讓里、臺家莊、董家莊、黃家莊、袁家莊、雅家寨、東高莊、西高莊、后沙洼、前沙洼、徐十戶、楊十戶、北馮召、南馮召、南小寨、張家堯、宋家寨、九柳、辛章、和艾、后良家莊、前良家莊、中良家莊、東良家莊、西千家莊、東千家莊、西邊仙莊、東邊仙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