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屬泉陵侯國地,東漢屬泉陵縣。三國分泉陵置水昌。隋廢永昌為零陵。唐至民國為祁陽縣地,屬永州府。1952年祁東縣自祁陽縣析出,因位于祁陽之東而得名。1954年后歸屬衡陽地區,1983年地市合并后隸屬衡陽市。
1985年,石埠鄉并入糧市鄉,清江橋、云龍山鄉并入城連墟鄉。1990年,白鶴鋪、鳥江、靈官鄉撤鄉設鎮。1995年,城關鎮更名為洪橋鎮,三口灣、紫云橋、羅口町3鄉合并為太和堂鎮,過水坪、石亭子、金橋、糧市鄉撤鄉設鎮。
2000年,祁東縣轄19個鎮、4個鄉:洪橋鎮、雙橋鎮、風石堰鎮、太和堂鎮、白鶴鋪鎮、白地市鎮、歸陽鎮、過水坪鎮、石亭子鎮、官家嘴鎮、鳥江鎮、靈官鎮、河洲鎮、金橋鎮、步云橋鎮、磚塘鎮、黃土鋪鎮、蔣家橋鎮、糧市鎮、馬杜橋鄉、鳳歧坪鄉、四明山鄉、城連墟鄉。縣政府駐洪橋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祁東縣總人口884957人,其中:洪橋鎮125851人,白鶴鋪鎮41627人,金橋鎮42534人,鳥江鎮25304人,糧市鎮17546人,河洲鎮30224人,歸陽鎮38346人,過水坪鎮45161人,雙橋鎮40230人,靈官鎮34927人,風石堰鎮42338人,白地市鎮63975人,黃土鋪鎮41559人,石亭子鎮30100人,官家嘴鎮34107人,步云橋鎮61396人,磚塘鎮35137人,蔣家橋鎮35600人,太和堂鎮50224人,馬杜橋鄉12736人,風歧坪鄉11331人,城連墟鄉22340人,四明山鄉2364人。
2004年,全縣轄19個鎮、4個鄉:洪橋鎮、白鶴鋪鎮、金橋鎮、鳥江鎮、糧市鎮、河洲鎮、歸陽鎮、過水坪鎮、雙橋鎮、靈官鎮、風石堰鎮、白地市鎮、黃土鋪鎮、石亭子鎮、官家嘴鎮、步云橋鎮、磚塘鎮、蔣家橋鎮、太和堂鎮、馬杜橋鄉、鳳歧坪鄉、城連圩鄉、四明山鄉。
2014年11月10日,正式撤銷洪橋鎮、白鶴鋪鎮,設立洪橋街道、玉合街道、永昌街道、白鶴街道。調整后,全縣轄4個街道、17個鎮、4個鄉。洪橋街道轄21個建制村、9個居委會,總人口8.83萬人,總面積64.31平方公里,辦事處駐鼎山東路273號(原洪橋鎮政府駐地);玉合街道轄17個建制村、7個居委會,總人口6.98萬人,總面積60.09平方公里,辦事處駐永昌大道105號;永昌街道轄20個建制村、10個居委會,總人口7.19萬人,總面積52.38平方公里,辦事處駐曙光路;白鶴街道轄23個建制村、11個居委會,總人口4.07萬人,總面積76.13平方公里,辦事處駐白楊路(原白鶴鋪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