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將咸陽地區改為咸陽市后,原縣級咸陽市改置秦都區。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析秦都區樂育路東部地置渭城區,1987年5月正式成立。因境內曾為西漢渭城縣而得名。
1996年,渭城區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33.7萬人。轄3街道1鎮7鄉:文匯路街道、新興路街道、中山街道、底張鎮、渭陽鄉、渭城鄉、周陵鄉、窯店鄉、正陽鄉、北杜鄉、韓家灣鄉。區政府駐抗戰路。
1997?年,撤銷渭陽鄉、渭城鄉、周陵鄉、窯店鄉、正陽鄉、北杜鄉,設立渭陽鎮、渭城鎮、周陵鎮、窯店鎮、正陽鎮、北杜鎮。調整后,渭城區轄3個街道、7個鎮、1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渭城區常住總人口366099人,其中:中山街道32699人、文匯街道53887人、新興街道49248人、渭陽鎮64451人、渭城鎮21590人、窯店鎮22969人、正陽鎮21924人、周陵鎮39687人、底張鎮24976人、北杜鎮18392人、韓家灣鄉16276人。
2001?年,撤銷渭陽鎮設立渭陽街道,撤銷韓家灣鄉并入正陽鎮。調整后,全區轄轄4個街道、6鎮:中山街道、文匯路街道、新興街道、渭陽街道、渭城鎮、窯店鎮、正陽鎮、周陵鎮、底張鎮、北杜鎮。(?年共有30個社區、149個行政村)
2006年,全區總面積268平方千米,總人口42.56萬人。轄中山、渭陽、新興路、文匯路4個街道和周陵、北杜、底張、正陽、窯店、渭城6個鎮,130個行政村、37個社區。
2010年1月19日,《民政部關于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民函[2010]17號):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咸陽市渭城區人民政府駐地由中山街道渭陽東路4號遷至渭陽街道文林路9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渭城區常住總人口438327人,其中:中山街道29758人,文匯路街道76473人,新興街道58778人,渭陽街道105830人,渭城鎮23229人,窯店鎮22759人,正陽鎮38051人,周陵鎮32550人,底張鎮30663人,北杜鎮20236人。
2011年,撤銷渭城鎮、窯店鎮、正陽鎮、周陵鎮、底張鎮,設立渭城街道、窯店街道、正陽街道、周陵街道、底張街道。調整后,全區轄9個街道、1鎮:中山街道、文匯路街道、新興街道、渭陽街道、渭城街道、窯店街道、正陽街道、周陵街道、底張街道、北杜鎮。
2012年末,渭城區面積26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12207人,常住人口44.06萬人。2013年末,渭城區轄9個街道、1個鎮,共有41個社區、13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文林路。
2015年,撤銷北杜鎮,設立北杜街道。調整后,全區轄10個街道:中山街道、文匯路街道、新興街道、渭陽街道、渭城街道、窯店街道、正陽街道、周陵街道、底張街道、北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