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以市境內“三國赤壁之戰”古戰場而命名。夏、商、周屬荊州地域;春秋戰國屬楚;秦屬南郡;漢屬沙羨縣。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縣。建縣始設西梁湖畔的競江口,因設縣于滿湖蒲草的西岸,俗稱岸為圻,故名蒲圻。南朝宋屬巴陵郡,梁屬上雋郡,隋屬江夏郡,唐屬鄂州。宋屬武昌軍,元屬武昌路,明清屬武昌府,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大冶專區。1952年屬孝感專區。1958年并入咸寧縣。1959年3月復置蒲圻縣,屬武漢市。1960年并入咸寧縣。1961年12月復置蒲圻縣,屬孝感專區。1965年屬咸寧專區。1970年屬咸寧地區。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蒲圻縣,設立蒲圻市,為縣級市。1998年6月11日,民政部(民行批[1998]22號)批復同意將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1998年由地級咸寧市代管。
1996年,蒲圻市面積1723平方千米,人口約48.3萬人。轄4街道15鎮:赤馬港街道、莼川街道、鳳凰山街道、荊泉街道、新店鎮、趙李橋鎮、羊樓洞鎮、茶庵嶺鎮、中伙鋪鎮、官塘驛鎮、隨陽鎮、泉口鎮、神山鎮、楊家嶺鎮、黃龍鎮、車埠鎮、余家橋鎮、赤壁鎮、柳山湖鎮。境內有農場、林場和茶場各1個。市政府駐蒲圻。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赤壁市總人口510926人,其中:蒲圻街道93777人,陸水湖風景區街道45438人,鳳凰山街道18592人,赤馬港街道43252人,新店鎮28415人,趙李橋鎮20460人,羊樓洞鎮9193人,茶庵嶺鎮19034人,中伙鋪鎮20355人,官塘驛鎮36530人,隨陽鎮8189人,泉口鎮13831人,神山鎮34083人,楊家嶺鎮12443人,黃龍鎮10239人,車埠鎮40653人,余家橋鎮16023人,赤壁鎮23664人,柳山湖鎮9124人,黃蓋湖農場7631人。
2002年2月,黃蓋湖農場移交赤壁市管理。2003年,余家橋撤鎮改鄉。2004年12月,赤壁市設立黃蓋湖管理區,與黃蓋湖農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2004年,全市建制村由合并前的263個減少為150個,減少113個;村民小組由合并前的2409個減少為1449個,減少960個。2004年末,赤壁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27個居委會、149個村委會。
2005年,撤銷周郎嘴鎮,設立周郎嘴回族鎮。2005年末,赤壁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共有26個居委會、140個村委會。
2008年1月16日,黃蓋湖鎮正式掛牌成立。2010年,周郎嘴回族鎮更名為赤壁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赤壁市常住總人口478410人,其中:蒲圻街道118129人,赤馬港街道80844人,陸水湖街道17806人,新店鎮23186人,趙李橋鎮22793人,茶庵嶺鎮15416人,車埠鎮32076人,赤壁鎮18917人,柳山湖鎮7231人,神山鎮24846人,中伙鋪鎮25061人,官塘驛鎮47552人,黃蓋湖鎮5228人,余家橋鄉10422人,蒲紡工業園20517人,官塘驛林場2382人,羊樓洞茶場3870人,滄湖開發區21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