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古庸國地。春秋時屬楚。秦屬漢中郡。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陵縣,屬漢中郡。東漢末年廢縣,為上庸郡地。三國時屬魏,復置武陵縣。南朝齊析置新豐縣,南朝梁再廢武陵縣,北朝西魏改新豐為上庸。唐武德元年(618)復置武陵縣,屬房陵郡。貞觀十年(636年)撤武陵入上庸,仍屬房陵郡。宋開寶元年(968年)省上庸入竹山。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分竹山縣尹店社置竹溪縣,屬鄖陽府。縣以竹溪河命名。竹溪河因早年河流兩岸多是竹林而得名。清沿舊制。1914年屬襄陽道,1932年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49年,竹溪縣屬陜西省兩鄖專區。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1952年屬襄陽專區。1965年后屬鄖陽專區、地區。1994年屬十堰市。
1996年,竹溪縣面積3296平方千米,人口約36.4萬人。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中峰鎮、蔣家堰鎮、水坪鎮、泉溪鎮、豐溪鎮、龍壩鄉、洛河鄉、豐壩鄉、馬家河鄉、新洲鄉、兵營鄉、匯灣鄉、鄂坪鄉、天寶鄉、龍灘鄉、瓦滄鄉、桃源鄉、向壩鄉、雙橋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竹溪縣總人口338534人,其中(7個鎮、13個鄉):城關鎮44536人,蔣家堰鎮34037人,中峰鎮30400人,水坪鎮35705人,縣河鎮22165人,泉溪鎮14297人,豐溪鎮13502人,龍壩鄉19201人,洛河鄉13229人,鄂坪鄉10924人,匯灣鄉20489人,龍灘鄉9278人,天寶鄉11556人,兵營鄉14927人,新洲鄉15788人,馬家河鄉7988人,瓦滄鄉3033人,桃源鄉7487人,向壩鄉7038人,雙橋鄉2954人。
2004年末,竹溪縣總人口360369人。轄城關、蔣家堰、中峰、水坪、縣河、泉溪、豐溪7個鎮和龍壩、新洲、兵營、鄂坪、匯灣、天寶、桃源、向壩8個鄉,13個居委會(注:此為湖北地名網數據;2004年湖北省民政廳公布數據是4個居委會)、295個村委會。
2005年末,竹溪縣面積3299平方千米,總人口36219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512人。轄7個鎮、8個鄉。共有4個居委會、293個村委會。
2010年,撤銷龍壩鄉,設立龍壩鎮(鄂民政發[2010]30號 7月)(十民政發[2010]97號)(溪政辦發[2010]101號 8月)。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竹溪縣常住總人口315259人,其中:城關鎮65559人,蔣家堰鎮32879人,中峰鎮31306人,水坪鎮46559人,縣河鎮17624人,泉溪鎮10502人,豐溪鎮11191人,龍壩鄉16085人,新洲鄉19184人,兵營鄉9632人,鄂坪鄉7023人,匯灣鄉13541人,天寶鄉14547人,桃源鄉6259人,向壩鄉7076人,龍王埡茶場163人,國營竹溪綜合農場554人,原種場393人,漁種場23人,種畜場71人,標湖林場207人,雙竹林場794人,八卦山林場243人,源茂林場1116人,岱王溝林場116人,望府座林場163人,天池埡林場143人,九里崗林場59人,竹溪縣十八里長峽管理局2247人。
2013年,撤銷兵營鄉,設立兵營鎮(鄂民政發[2013]67號);撤銷匯灣鄉,設立匯灣鎮(鄂民政發[2013]70號)。調整后,全縣轄10個鎮、5個鄉:城關鎮、蔣家堰鎮、中峰鎮、水坪鎮、縣河鎮、泉溪鎮、豐溪鎮、龍壩鎮、兵營鎮、匯灣鎮、新洲鄉、鄂坪鄉、天寶鄉、桃源鄉、向壩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