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元為湖廣行省武岡路綏寧縣及靖州路會同邊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戶所,屬湖廣靖州衛;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析會同、綏寧二縣地益之,屬湖廣布政司靖州;崇禎十年(1637年)遷治龍塘,改龍塘縣,不久回治天柱,仍復天柱縣名。清雍正五年天柱縣改隸貴州,屬黎平府;十二年(1639年)改隸鎮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天柱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于貴州;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天柱縣并入錦屏縣,1961年恢復天柱縣。
1996年,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鳳城鎮、邦洞鎮、坪地鎮、蘭田鎮、甕洞鎮、遠口鎮、坌處鎮、高釀鎮、石洞鎮、白市鎮、社學鄉、渡馬鄉、注溪鄉、竹林鄉、地湖鄉、江東鄉。縣政府駐鳳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天柱縣總人口348302人,其中:風城鎮52194人,邦洞鎮37512人,坪地鎮18081人,蘭田鎮26614人,甕洞鎮18013人,高釀鎮27487人,石洞鎮25464人,遠口鎮23944人,坌處鎮13902人,白市鎮30607人,社學鄉19478人,渡馬鄉16904人,注溪鄉5008人,地湖鄉3899人,竹林鄉13395人,江東鄉15800人。
2003年末,天柱縣總人口40.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7萬人;以侗、苗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40.2萬人,占98.2%。轄10個鎮、6個鄉,315個村委會、11個居委會。
2007年末,天柱縣總面積2201平方千米,總人口41.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41.2萬人(侗族28.4萬人,占總人口的67.64%;苗族12.9萬人,占總人口的30.6%),非農業人口3萬人,轄10個鎮、6個鄉,11個居委會、315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天柱縣常住總人口263850人,其中:鳳城鎮57909人,邦洞鎮27096人,坪地鎮12894人,蘭田鎮18886人,甕洞鎮12439人,高釀鎮17878人,石洞鎮16038人,遠口鎮17525人,坌處鎮9372人,白市鎮22780人,社學鄉14452人,渡馬鄉11919人,注溪鄉3407人,地湖鄉2464人,竹林鄉8060人,江東鄉10731人。2010年末,天柱縣常住人口26.42萬人。
2011年末,天柱縣面積220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80萬人;戶籍人口40.6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9.92萬人,非農業人口9.34萬人。轄10個鎮、6個鄉,11個居委會、315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