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為始安縣地,三國吳置尚安縣,晉改熙平縣,隋置陽朔縣。1981年5月7日,國務院批準將原桂林地區的陽朔縣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6年,陽朔縣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約29萬人。轄4個鎮、6個鄉:陽朔鎮、白沙鎮、福利鎮、興坪鎮、城關鄉、普益鄉、高田鄉、金寶鄉、葡萄鄉、楊堤鄉。縣政府駐陽朔鎮。
1999年9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1999]162號)同意城關鄉與陽朔鎮合并設立新的陽朔鎮,鎮政府駐原城關鄉政府所在地,新陽朔鎮轄原城關鄉和陽朔鎮的行政區域;1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1999]222號)同意葡萄、高田兩鄉改為鎮建制,兩鄉改鎮后原轄行政區域不變。調整后,陽朔縣轄6個鎮、3個鄉:陽朔鎮、白沙鎮、福利鎮、興坪鎮、葡萄鎮、高田鎮、普益鄉、金寶鄉、楊堤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陽朔縣總人口264640人。其中:陽朔鎮40891人,白沙鎮41621人,福利鎮41438人,興坪鎮36427人,葡萄鎮28176人,高田鎮29611人,金寶鄉26438人,普益鄉10544人,楊堤鄉9494人。
2003年陽朔縣行政區劃(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陽朔鎮 轄蓮峰居、屏風山、北門、鯉魚井、東嶺、鳳鳴6個社區;矮山、木山、驥馬、樟桂、高洲5個村委會。
101 白沙鎮 轄白沙街居委會;白沙、觀橋、龍村、白面山、舊縣、立龍、石塘、蕉芭、大竹山、蔡村、都林、古板、插花橋、扶龍、五里店15個村委會。
102 福利鎮 轄福利街居委會;福利、渡頭、新寨、雙橋、楓林、將軍、老梧、青鳥、絳村、順梅、龍尾、垌心、忠和、夏村、鎖石、屏山16個村委會。
103 興坪鎮 轄興坪街、興坪漁業街2個居委會;興坪、橋頭鋪、西山、古皮寨、書家堡、白山底、思的、大源、西塘、江村、畫山、大坪、漁村、水洛14個村委會。
104 葡萄鎮 轄福旺街居委會;福旺、葡萄、西嶺、周寨、楊梅嶺、下巖、垌村、報安、陵陂、馬嵐、仁和11個村委會。
105 高田鎮 轄高田街居委會;田村、安定、下山、朗梓、古登、龍村、蒙村、龍潭、鳳樓、頭村、響村11個村委會。
200 金寶鄉 轄金寶街居委會;金寶、紅蓮、陽朔垌、長樂、大橋、大利、延村、楓木寨、新村、馬鞍、大水田、久大12個村委會。
201 普益鄉 轄普益街居委會;普益、上觀、木橋、留公、勇村、古樂、上游、大山8個村委會。
202 楊堤鄉 轄楊堤街居委會;楊堤、浪洲、浪石、地水洞、忠南、唐家、土嶺7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