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烏吉密鄉位于尚志市西北部。轄1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和平村,東距市區9千米。全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兩側屬淺山丘陵,中部是山谷平川。濱綏鐵路、綏滿高速公路、301國道過境。
【沿革】鄉因河得名。烏吉密為滿語。中東鐵路通車后,此地居民日漸增多,商賈云集。珠河設治后,為珠河縣第四區。1946年為烏吉密區,1950年為尚志縣第二區,1956年改烏吉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面積181平方千米,人口10804人,其中農業人口7044人,轄11個村,17個自然屯。1996年,面積181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和平、雙豐、政新、紅安、安山、新富、太平、九南、九北、鈴蘭、慶有11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10703人。2002?年,撤銷三陽鄉并入烏吉密鄉。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230183204:
~200 220太來村
~201 220政新村
~202 220明德村
~203 220鈴蘭村
~204 210和平村
~205 220三股流村
~206 220九北村
~207 220張家灣村
~208 220紅聯村
~209 220五保村
~210 220朝陽村
【三陽鄉】位于尚志市西北部,距市區23千米。鄉境北部為丘陵,南部為低山區,西部為河谷平川。原稱三股流,系因3條小河在境內匯流而得名。東北淪陷時期為村(區級),后因境內有日本茨城縣開拓團而改名茨城村。東北光復后,一度劃歸烏吉密區管轄。1956年設三陽鄉,1958年初并入聯合鄉。1958年7月撤聯合鄉,并入烏吉密鄉。1961年分設三陽公社,1984年改三陽鄉。1985年,面積337平方千米,人口10535人,其中農業人口8630人,轄16個村,31個自然屯。1996年,面積336.6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泰來、明德、英山、龍頭、古號、張家灣、機械化、三股流、朝興、青山、紅聯、農場、五保、八保、六棵樹、朝陽1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