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市區一帶,漢代為海中小沙洲。唐末開始設鎮。五代設郡,稱靜海。后周顯德五年(958年)筑城,始稱通州。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稱崇州,又名崇川。不久復稱通州。辛亥革命后,廢州設縣,稱南通縣。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劃城區、狼山、天生港一帶建南通市,先后為蘇北行署、南通地區專署所轄,1962年改為省轄市。1983年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并,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城區。199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南通市城區更名為崇川區。
1996年,全區面積57.5平方千米,人口35.3萬,轄8個街道、3個鄉。區政府駐躍龍南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崇川區總人口546938人,其中:城東街道61262人,和平橋街道69086人,新城橋街道52026人,人西街道35195人,虹橋街道76685人,學田街道51019人,中興街道28894人,新開鎮22217人,狼山鎮18218人,八廠鄉58986人,鐘秀鄉41832人,任港鄉31518人。
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將通州市的觀音山鎮、小海鎮、竹行鎮、通州市良種場劃歸南通市崇川區管轄;將通州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南通農場(隸屬省農墾集團公司)、東方紅農場(隸屬省軍區)劃入南通市崇川區行政區域。其中:小海鎮、竹行鎮、良種場、種畜場整建制劃進市區并委托富民港辦事處管轄,南通農場(省屬)和東方紅農場(省屬)劃入富民港辦事處行政區劃范圍內。
2004年末,觀音山鎮面積31.17平方千米,人口55110人。狼山鎮面積19.42平方千米,人口30492人。新開鎮面積14.53平方千米,人口28841人。竹行鎮面積31.98平方千米,人口33583人。小海鎮面積27.04平方千米,人口35898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6年,全區面積99.67平方千米,人口54.89萬人。轄8個街道、2個鎮:城東街道、和平橋街道、任港街道、新城橋街道、虹橋街道、學田街道、鐘秀街道、文峰街道、觀音山鎮、狼山鎮。(不包含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
2008年,全區轄9個街道、5個鎮:城東街道、和平橋街道、任港街道、新城橋街道、虹橋街道、學田街道、鐘秀街道、文峰街道、中興街道、觀音山鎮、狼山鎮、新開鎮、竹行鎮、小海鎮。其中,中興街道、新開鎮、竹行鎮、小海鎮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
2009年,撤銷觀音山鎮、狼山鎮,設立觀音山街道、狼山鎮街道(4月28日正式實施)。2009年末,崇川區總面積100平方千米、總人口54.25萬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0年,江蘇省政府批準同意南通市撤銷崇川區小海鎮、竹行鎮,分別設立小海街道、竹行街道;撤銷富民港辦事處新開鎮,設立新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