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22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29號)同意調整長沙市行政區劃;行政區劃調整后,天心區轄原南區的裕南街、金盤嶺、城南路、書院路4個街道辦事處,原西區的坡子街、學院路2個街道辦事處和原郊區的大托鄉,區人民政府駐樟樹園9號。
1996年6月19日,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的通知》:天心區轄原南區裕南街、金盆嶺、城南路、書院路、南大路和原西區坡子街、學院街7個街道辦事處,原郊區大托鄉和雨花亭鄉的石人、新開、漁場3個村。區人民政府駐勞動路樟樹園9號。行政區域四至范圍:東面以芙蓉路(識字嶺起)至新中路、韶山路、中意路至洞井鄉與大托鄉鄉界為界,與雨花區接壤;南面以大托鄉與長沙縣暮云鎮鄉界為界;西面以湘江主河道中心線為界;北面以人民路(識字嶺起)原東區與南區界至黃興路、五一廣場至沿江大道為界,與芙蓉區、開福區毗鄰。原郊區管轄的農、林、牧、漁場,分別劃歸各區管轄:天心區轄原郊區畜牧農場、園藝示范繁殖場。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天心區總人口396827人,其中(7個街道、1個鄉):書院路街道36229人,坡子街街道21022人,學院街街道21275人,城南路街道41352人,裕南街街道67413人,金盆嶺街道79875人,新開鋪街道88027人,大托鄉41634人。
2005年末,天心區轄9個街道、1個鎮:書院路街道、坡子街街道、學院街街道、城南路街道、裕南街街道、金盆嶺街道、開鋪街道、青園街道、桂花坪街道、大托鎮。區政府駐樟樹園9號。
2012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2]18號)批復同意撤銷大托鎮,設立大托街道,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面積42.25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街道辦事處駐芙蓉南路(原大托鎮政府駐地)。同年7月,撤銷坡子街街道、學院街街道和書院路街道,合并組建新的坡子街街道;撤銷大托街道,設立黑石鋪街道、大托鋪街道、先鋒街道;金盆嶺街道析置為金盆嶺街道、赤嶺路街道,新開鋪街道析置為新開鋪街道、文源街道。
2012年末,全區轄12個街道:坡子街街道、城南路街道、裕南街街道、金盆嶺街道、新開鋪街道、青園街道、桂花坪街道、赤嶺路街道、文源街道、先鋒街道、黑石鋪街道、大托鋪街道。區政府駐青園街道湘府中路298號。
2015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5]2號)批復同意將長沙縣暮云街道、南托街道調入到長沙市天心區。1月14日,長沙市政府下發通知,將長沙縣的暮云街道、南托街道正式劃入長沙市天心區。調整后,天心區轄金盆嶺、赤嶺路、裕南街、城南路、坡子街、新開鋪、文源、青園、桂花坪、大托鋪、黑石鋪、先鋒、暮云、南托14個街道。總面積141.05平方千米,人口60.46萬人,區政府駐地不變(青園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