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區以鐵山得名。鐵山礦產豐富,以盛產鐵礦石而得名。1948年為大冶縣鐵麓鄉公所,1950年8月設立鐵麓鄉人民政府。1950年12月撒銷鐵麓鄉,在郊區農村設立鐵山行政村。1951年上半年將行政村改為鐵山鄉人民政府。1952年7月設立鐵山鎮公所,下設鐵山人民代表臨時辦事處。
1955年4月撤銷鐵山鎮公所,設立鐵山街道辦事處。1958年5月,將下陸和鐵山兩個街道合并為鐵山街道。1959年5月,原下陸街道從鐵山街道分出。1961年9月成立鐵山城市人民公社。1966年10月改名為紅山人民公社。1970年元月,將紅山公社合并市郊區東方公社,設立黃石市鐵山區人民政府。
1996年,鐵山區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約6.2萬人。轄2個街道、1個鎮。區政府駐鐵山大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鐵山區總人口66469人,其中:鐵山街道36067人,盛洪卿街道16315人,鐵山鎮14087人。
2004年末,鐵山區總人口68416人(湖北地名網)/67936人(黃石政府網)。轄2鐵山、鹿獐山個街道,共有16個社區、5個行政村,453個居民小組、44個村民小組。
2009年3月17日,鐵山區首開全國先河,撤銷鐵山和鹿獐山兩個街道辦事處,實現區政府直管社區(一說,2009年1月正式撤銷2個街道)。全區9個社區(礦山路、建設路、九龍洞、友愛路、勝利路、冶礦路、銅鼓地、向陽路、曹家林)由區民政局管轄社區建設事務,5個村(木欄、盛洪卿、三岔路、龍衢灣、熊家境)由區農林水利局管轄農村建設事務。同年10月14日,熊家境村由鐵山區劃歸東方山景區管委會管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鐵山區常住總人口57327人。
全區目前共有友愛街、冶礦路、建設路、礦山路、九龍洞、勝利路、曹家林、新村、銅鼓地、三岔路、盛洪卿、龍衢灣、熊家境、木欄14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