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羅田縣轄鎮(zhèn),全國重點鎮(zhèn)。位于縣境西部,東經(jīng)115°16′、北緯30°50′。地處大別山南麓、巴水上游河畔。南、西、北分別與浠水、團風、麻城接壤。面積20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7980人(2010年六普)。轄2個居委會、43個行政村,464個村民小組。鎮(zhèn)政府駐三里畈,距縣城20千米。全鎮(zhèn)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步傾斜,東北部地勢較高,西南部地勢開闊。義水河從東邊流過,巴水河貫穿全鎮(zhèn)中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5度,平均降雨量1320豪米。天然地熱水資源豐富。318國道穿境而過。
【沿革】三里畈古名三千畈,因沿河原有良田3000畝。后因畈長三華里又名“三里畈”。原為黃岡縣境內(nèi)北隅鄉(xiāng)村小鎮(zhèn),清道光年間始置三里畈鎮(zhèn)。民國28年至34年為鄂東行署駐地(在三官殿一帶辦公),一時成為鄂東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1952年劃歸羅田縣管轄。1955年設三里畈區(qū)公所,轄宜林、三里畈、雙廟、黃岡廟4個鄉(xiāng)。1958年改三里畈公社……1987年9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分設三里畈鎮(zhèn)、七道河鄉(xiāng)。
1996年,三里畈鎮(zhèn)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朱元洞、三宮殿、汪家垅、新鋪、張家灣、溫泉、三里畈、父子嶺、馬伏沖、羅家上灣、走馬崗、雙廟、新橋、橋頭灣、史家沖亭、烏石沖、六家坳、長源沖、牌石坳、云架山、車潭畈、宜林、聶家灣、龍河、古塘河、太金灣、太平橋27個行政村和三里畈街居委會;七道河鄉(xiāng)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袁家畈、牌坊崗、黃岡廟、黃土坳、黃泥旁、邱家河、鏨子石、夏家鋪、七道河、毛家嘴、趙家套、范家涼亭、新沖、尹家灣、黃泥坳、江家邊16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七道河鄉(xiāng),并入三里畈鎮(zhèn)。2004年,鎮(zhèn)政府駐三里畈,人口65443人,面積173.8平方千米,轄三里畈1個居委會和朱源洞、三官殿、汪家垅、新鋪、聶家塆、尤河、古塘河、大金垸、張家灣、溫泉、三里畈、父子嶺、馬伏沖、羅家上灣、走馬崗、雙廟、新橋、橋頭灣、史家涼亭、烏石沖、六家坳、長源沖、牌石坳、云架山、東潭畈、宜林、太平橋、袁家畈、牌坊崗、黃崗廟、黃土坳、黃泥坳、邱家河、鏨子石、夏家鋪、七道河、毛家咀、趙家套、范家涼亭、新沖、尹家灣、黃泥塝、江家邊43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421123106:~001 121街道居委會 ~002 121康莊社區(qū) ~200 220六家坳村 ~201 220長元沖村 ~202 220排石坳村 ~203 220云架山村 ~204 220車潭畈村 ~205 220宜林村 ~206 121葉家垸村 ~207 122尤河村 ~208 220古塘河村 ~209 220大金垸村 ~210 220朱元洞村 ~211 122新鋪村 ~212 220汪家垅村 ~213 220三官殿村 ~214 122張家垸村 ~215 121溫泉村 ~216 121三里畈村 ~217 122太平橋村 ~218 220父子嶺村 ~219 220馬伏沖村 ~220 220羅家上垸村 ~221 220走馬崗垸村 ~222 220雙廟村 ~223 220新橋村 ~224 220橋頭垸村 ~225 220史家涼亭村 ~226 220烏石沖村 ~227 220袁家畈村 ~228 220牌坊崗村 ~229 220黃岡廟村 ~230 220黃土坳村 ~231 220黃泥坳村 ~232 220邱家河村 ~233 220鏨子石村 ~234 220夏家鋪村 ~235 220七道河村 ~236 220毛家咀村 ~237 220趙家套村 ~238 220范家涼亭村 ~239 220新沖村 ~240 220尹家垸村 ~241 220黃泥榜村 ~242 220江家邊村 ~500 220童家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