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地名含義:一說“宜于建都”之意為名。二說由“夷道”諧音得名。春秋戰國屬楚,西漢置夷道縣。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或說是建安十五年)劉備于縣境置宜都郡。南北朝陳天嘉元年(560年)改宜都郡為宜都縣;梁與陳劃長江為界,江北為夷道縣,江南為宜都縣。隋改宜昌縣,唐復改宜都縣。
1949年屬宜昌專區,1958年屬宜都工業區,1961年改屬宜昌專區,1970年屬宜昌地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宜都縣,設立枝城市。1992年至今由宜昌市代管。1998年6月11日,國務院批準將枝城市更名為宜都市。
1996年,枝城市面積1357平方千米,人口約38.6萬人。轄3個街道、3個鎮、7個鄉。市政府駐陸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宜都市總人口385779人,其中(1個街道、6個鎮、6個鄉):陸城街道85627人,紅花套鎮28128人,高壩洲鎮32403人,聶家河鎮22400人,松木坪鎮32627人,洋溪鎮18202人,枝城鎮55678人,姚家店鄉24943人,五眼泉鄉22448人,潘家灣鄉16623人,毛湖淌鄉16586人,王家畈鄉16981人,黎家坪鄉13133人。
2004年末,宜都市總人口376974人。轄陸城街道辦事處,紅花套、高壩洲、聶家河、松木坪、枝城5鎮,姚家店、五眼泉、潘家灣土家族、王家販4鄉,21個居委會、123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宜都市常住總人口384598人,其中:陸城街道90849人,紅花套鎮27053人,高壩洲鎮25860人,聶家河鎮16847人,松木坪鎮28553人,枝城鎮88935人,姚家店鎮24292人,五眼泉鎮21898人,潘家灣土家族鄉15057人,王家畈鄉29747人,松宜礦區管委會15507人。
2013年,撤銷王家畈鄉,設立王家畈鎮(鄂民政發[2013]53號)。調整后,全市轄1個街道、8個鎮、1個民族鄉:陸城街道、紅花套鎮、高壩洲鎮、聶家河鎮、松木坪鎮、枝城鎮、姚家店鎮、五眼泉鎮、王家畈鎮、潘家灣土家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