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稱浮陽,西漢設浮陽縣。北魏置滄州。據《北史·魏遼西公意烈傳》載,玄孫洪超上言:“冀土寬廣,界去州六七百里,負海險遠,宜分置一州,鎮遏海曲。”朝議從之,后遂立滄州。當時滄州轄域較廣,北含今天津之大半,東南遠及山東利津縣,東面則瀕鄰渤海,故取“滄海之義”為名。1913年改滄州為滄縣。
1996年,滄縣面積1527平方千米,人口約63.8萬人。轄4個鎮、11個鄉、4個民族鄉:興濟鎮、舊州鎮、杜生鎮、崔爾莊鎮、捷地回族鄉、杜林回族鄉、李天木回族鄉、大褚村回族鄉、張官屯鄉、汪家鋪鄉、仵龍堂鄉、劉家廟鄉、風化店鄉、姚官屯鄉、大官廳鄉、高川鄉、黃遞鋪鄉、紙房頭鄉、薛官屯鄉。。縣政府駐滄州市區。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滄縣常住總人口643114人,其中:舊州鎮24953人,興濟鎮43638人,杜生鎮37182人,崔爾莊鎮50495人,薛官屯鄉20449人,捷地回族鄉29036人,張官屯鄉44202人,李天木回族鄉34729人,風化店鄉45864人,姚官屯鄉31800人,杜林回族鄉43309人,汪家鋪鄉33119人,劉家廟鄉25290人,仵龍堂鄉28714人,大官廳鄉37264人,高川鄉30367人,黃遞鋪鄉22574人,太褚村回族鄉23540人,紙房頭鄉36589人。
2002年,滄縣面積1527平方千米,人口約65.1萬人。轄4個鎮、11個鄉、4個民族鄉,4個社區、513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滄州市南環中路副20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滄縣常住總人口669019人,其中:舊州鎮23056人,興濟鎮44849人,杜生鎮41774人,崔爾莊鎮56096人,薛官屯鄉21846人,捷地回族鄉31549人,張官屯鄉44679人,李天木回族鄉36462人,風化店鄉40350人,姚宮屯鄉33795人,杜林回族鄉44946人,汪家鋪鄉33549人,劉家廟鄉26575人,仵龍堂鄉28804人,大官廳鄉39170人,高川鄉31779人,黃遞鋪鄉24476人,大褚村回族鄉25758人,紙房頭鄉395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