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置長河西千戶所,長河西招討司,明置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使司,清置打箭爐廳,后改為康定府,民國初置康定縣。曾為西康省政府駐地。據《今縣釋名》:“民國二年改縣,古康國地,一作喀木,康即喀木之切音,舜徙之苗于三危,三危者為喀木,為衛,為蔽,衛一作危。”因丹達山以東之部落名稱康,乃取康地安定之意。
2015年2月17日,《民政部關于同意四川省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的批復》(民函[2015]70號):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以原康定縣的行政區域為康定市的行政區域?刀ㄊ腥嗣裾v爐城鎮茶馬路1號。康定市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轄。
1996年,康定縣面11422.8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轄3個鎮、19個鄉:爐城鎮、姑咱鎮、新都橋鎮、榆林鄉、雅拉鄉、時濟鄉、前溪鄉、舍聯鄉、麥崩鄉、三合鄉、金湯鄉、捧塔鄉、孔玉鄉、瓦澤鄉、呷巴鄉、甲根壩鄉、朋布西鄉、沙德鄉、六巴鄉、普沙絨鄉、吉居鄉、塔公鄉?h政府駐爐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康定縣常住總人口109349人,其中:爐城鎮35480人,姑咱鎮11317人,新都橋鎮6012人,榆林鄉2025人,雅拉鄉2867人,時濟鄉2446人,前溪鄉1889人,舍聯鄉1947人,麥崩鄉2514人,三合鄉3060人,金湯鄉3324人,捧塔鄉2603人,沙德鄉3041人,六巴鄉2660人,普沙絨鄉2123人,吉居鄉2244人,瓦澤鄉3941人,呷巴鄉3556人,甲根壩鄉2287人,朋布西鄉2653人,塔公鄉7680人,孔玉鄉3680人。
2003年3月31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3]13號)批復同意六巴鄉更名為貢嘎山鄉。調整后,康定縣轄爐城、姑咱、新都橋3個鎮和榆林、雅拉、時濟、前溪、舍聯、麥崩、三合、金湯、捧塔、沙德、吉居、瓦澤、塔公、呷巴、普沙絨、甲根壩、朋布西、孔玉、貢嘎山19個鄉。
2005年7月12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5]24號)批復同意撤銷榆林鄉建制,其所屬行政區域整建制并入爐城鎮。調整后,全縣轄3個鎮、18個鄉:爐城鎮、姑咱鎮、新都橋鎮、雅拉鄉、時濟鄉、前溪鄉、舍聯鄉、麥崩鄉、三合鄉、金湯鄉、捧塔鄉、沙德鄉、貢嘎山鄉、普沙絨鄉、吉居鄉、瓦澤鄉、呷巴鄉、甲根壩鄉、朋布西鄉、塔公鄉、孔玉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康定縣常住總人口130142人,其中:爐城鎮41399人,姑咱鎮18649人,新都橋鎮7681人,雅拉鄉3893人,時濟鄉2330人,前溪鄉1844人,舍聯鄉3396人,麥崩鄉2593人,三合鄉2894人,金湯鄉3089人,捧塔鄉3698人,沙德鄉3538人,貢嘎山鄉2981人,普沙絨鄉2370人,吉居鄉2127人,瓦澤鄉4043人,呷巴鄉3755人,甲根壩鄉2537人,朋布西鄉2942人,塔公鄉8984人,孔玉鄉5399人。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21號)批復同意:撤銷塔公鄉,設立塔公鎮,鎮政府駐塔公村;撤銷沙德鄉,設立沙德鎮,鎮政府駐生谷村;撤銷金湯鄉,設立金湯鎮,鎮政府駐河壩村。調整后,全縣轄6個鎮、15個鄉:爐城鎮、姑咱鎮、新都橋鎮、塔公鎮、沙德鎮、金湯鎮、雅拉鄉、時濟鄉、前溪鄉、舍聯鄉、麥崩鄉、三合鄉、捧塔鄉、貢嘎山鄉、普沙絨鄉、吉居鄉、瓦澤鄉、呷巴鄉、甲根壩鄉、朋布西鄉、孔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