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Dāndōng]象山縣轄街道。位于象山中心城區(qū)中部,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5.75萬人(2010年)。轄9個社區(qū)、2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建設路309號。文物古跡眾多,革命烈士紀念館、塔山文化遺址、東寺、瑞龍寺分別系省、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點有東谷湖、清灣水庫、國家4A級風景旅游景區(qū)松蘭山休閑度假區(qū)等。站外鏈接:地圖
【沿革】2001年6月,撤銷丹城鎮(zhèn)建制,以天安路為界,設立丹東街道和丹西街道;丹東街道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6.7萬人,轄7個社區(qū)(批文數據)、37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建設路309號;同年,丹東街道將原12個居民區(qū)調整撤并為6個社區(qū)。2004年成立塔山社區(qū)。
2002年末,轄東街、公園、金秋、丹峰、新華、文峰、塔山7個社區(qū)和姚家山、上半河、下半河、梅溪、后山、袁家、岙里、中家河、趙岙、田洋里、陸家、高俞、大碶頭、邱家、河東、河西、后洋、橋頭林、橋頭胡、夏家、蔣家、西林、上余、下余、李家、東塘、赤坎、寨里、梅岙、門前涂30個行政村。
2005年末,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5.17萬人(一說7萬人,其中居民3.45萬人,農民2.05萬人,外來人口1.5萬人),轄公園、東街、金秋、丹峰、新華、文峰、塔山7個社區(qū)和莊穆境、上進、城東、東門外、南門、起春、下半河、梅溪、后山、田洋里、岙里、陸家、大碶頭、蔣家、西林、后洋、橋頭林、橋頭胡、河東、上余、下余、赤坎、寨梅、興盛、東環(huán)、城新26個行政村。
【郵編】315700【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30225001:~001 121東街社區(qū) ~002 121公園社區(qū) ~003 121金秋社區(qū) ~004 121丹峰社區(qū) ~005 121新華社區(qū) ~006 121文峰社區(qū) ~007 121塔山社區(qū) ~008 121梅園社區(qū) ~009 121丹河社區(qū) ~201 121莊穆境村 ~202 121下半河村 ~203 122梅溪村 ~204 122后山村 ~205 121上進村 ~206 122岙里村 ~207 121城東村 ~208 121東門外村 ~209 121田洋里村 ~210 121陸家村 ~211 121起春村 ~212 122大碶頭村 ~214 122河東村 ~216 122后洋村 ~217 122橋頭林村 ~218 122橋頭胡村 ~220 122蔣家村 ~221 122西林村 ~222 220上余村 ~223 220下余村 ~224 220赤坎村 ~230 220寨梅村 ~231 122東環(huán)村 ~232 122興盛村 ~233 122城新村 ~234 123南門村
【塔山社區(qū)】建于2004年6月,區(qū)域0.996平方千米,由塔山花園、東河花園(一期、二期)、大紅鷹家園、陽明花園5個住宅小區(qū)組成。居民3000余人。
原【丹城鎮(zhèn)】象山縣轄鎮(zhèn)。位于縣境偏北部,距寧波市區(qū)南偏東55千米。[沿革]1951年設丹城鎮(zhèn),1961年改公社,1964年復建鎮(zhèn),1992年南莊、林海2鄉(xiāng)并入。1996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7.5萬人,轄北路、公園、新建、市中、東街、東湖、城西、永興、文昌、綠野、城南、金秋、塔山、大河14個居民區(qū)及北門、莊穆境、方井頭、西門、秧田頭、羊行街、五豐、南門、上進、城東、起春、東門外、上街頭、橫墻弄、小河頭、菱河頭、六升、南倉、黃家塔、潘家橋、路下林、白石、珠水溪、楊家、上吳、橫塘歐、小廳、樟樹下、友誼、韓家、洋山、山頭董、胡家碶、何家、楊蓬岙、冷水潭、三岔路、巴龍頭、九頃、下前山、仇家山、周建、下張家、里新、新虞、新碶頭、西港、大碶頭、姚家山、梅溪、后山、袁家、岙里、趙岙、中家河、上半河、高俞、下半河、田洋里、陸家、丘家、河東、河西、后洋、橋頭林、夏家、橋頭胡、西林、蔣家、李家、上余、東塘、下余、赤坎、寨里、門前涂、梅岙、南沙78個行政村。2001年6月,撤銷丹城鎮(zhèn)建制,以天安路為界,設立丹東街道和丹西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