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鎮位于安源區東部,距市區14千米。面積61.7k㎡,人口56265人。轄周家坊、民主、山下、和平、泉江、黃泥墩、王家源、南竹山等8個居委會,高坑、富田、泉江、豐園、彭泉、茶園、裴家、楠木、滸泉、云泉、茶亭、新華、王家源、石上等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周家坊社區。
[郵編]337042 [代碼]360302101:~001周家坊居委會 ~002民主居委會 ~003山下居委會 ~004和平居委會 ~005泉江居委會 ~006黃泥墩居委會 ~007王家源居委會 ~008南竹山居委會 ~200高坑村 ~201富田村 ~202泉江村 ~203豐園村 ~204彭泉村 ~205茶園村 ~206裴家村 ~207楠木村 ~208滸泉村 ~209云泉村 ~210茶亭村 ~211新華村 ~212王家源村 ~213石上村
[沿革]據《昭萍志略》和萍礦資料記載:該地處萍宜大道要沖,明初在此設埠。由于該地地勢較高,故名高崗埠。1936年資源委員會在附近高坑開礦,名曰高坑煤礦。以后隨著礦的發展,附近一帶人口增加,房屋擴建,貿易發達,形成一鎮,人們逐將該地稱為高坑至今。解放前夕屬東二區泉崗鄉,解放初分屬赤山區和安源區。1950年城鎮成立萍礦區;農村分泉江、高坑、合源三個鄉,屬赤山區。1952年增加泉崗、楠木2鄉。1957年城鎮分設高坑鎮人民委員會。1958年農村各鄉合并為高坑和泉江兩個公社。1968年鎮、社合一,高坑鎮與泉江公社合并成立高坑鎮革命委員會。1980年改為高坑鎮政府。1997年,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6萬,轄新華、高坑、滸泉、云泉、茶亭、王家源、石上、富田、茶坦、園塘、彭泉、裴家、楠木、泉江、煥溪、楊橋、大陂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坑。2003年,將大陂行政村劃歸白源街道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