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蜀國丞相諸葛亮曾在南陽隱居躬耕,號臥龍先生,其隱居之地就被稱為臥龍崗。1994年南陽撤地設市建區時,因臥龍崗縱貫轄區而得名。西周時,南陽屬荊州。春秋時初設置南陽郡。秦漢時仍置南陽郡。從唐朝起,南陽設鄧、唐二州。元朝始設南陽府,明清時仍置南陽府。1953年設立南陽市,以南陽縣的南陽鎮為其行政區域。1960年撤銷南陽縣,并入南陽市,1961年又設立南陽縣。
1994年7月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4]67號):(1)撤銷南陽地區、縣級南陽市、南陽縣,設立地級南陽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中州路。(2)南陽市新設宛城區和臥龍區。宛城區轄原南陽市的新華、東關2個街道辦事處和環城鄉,原南陽縣的白河、瓦店、官莊3個鎮和新店、紅泥灣、高廟、茶庵、溧河、漢冢、黃家崗、金華8個鄉,區政府駐東關街道辦事處建設路;臥龍區轄原南陽市的梅溪街道辦事處和七一、靳崗、臥龍3個鄉,原南陽縣的蒲山、漳河、石橋3個鎮和小寨、潦河坡、謝莊、安皋、王村、青華、陸營、英莊8個鄉,區政府駐梅溪街道辦事處七一路。
1996年?,臥龍區面積1007.2平方千米,人口78.9萬人。轄1個街道、6個鎮、8個鄉:梅溪街道、蒲山鎮、潦河鎮、石橋鎮、安皋鎮、陸營鎮、青華鎮、七里園鄉、小寨鄉、王村鄉、英莊鄉、臥龍崗鄉、謝莊鄉、靳崗鄉、潦河坡鄉。區政府駐七一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臥龍區總人口798772人,其中:梅溪街道178127人、石橋鎮35591人、潦河鎮52857人、安皋鎮32613人、蒲山鎮82233人、陸營鎮57807人、青華鎮53445人、英莊鎮56530人、七里園鄉19337人、靳崗鄉27652人、臥龍崗鄉55826人、小寨鄉13622人、潦河坡鄉19256人、謝莊鄉34337人、王村鄉26708人、高新區52831人。
2005年,臥龍區鄉鎮區劃調整(2006年初正式調整):撤銷小寨鄉、潦河坡鄉,設立龍興鄉,龍興鄉政府駐潦河坡村。2005年末,臥龍區轄7個街道、7個鎮、4個鄉:梅溪街道、光武街道(新增)、車站街道(新增)、七一街道(新增)、臥龍崗街道(新增)、武侯街道(新增)、靳崗街道(新增);青華鎮、陸營鎮、安皋鎮、蒲山鎮、石橋鎮、潦河鎮、英莊鎮;王村鄉、七里園鄉、龍興鄉、謝莊鄉。
2013年2月22日,省民政廳(豫民行批[2013]11號)批復:經省政府批準,同意南陽市臥龍區撤銷龍興鄉設立潦河坡鎮,原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注:張衡街道、百里奚街道由南陽高新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