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屬薄(蒲)姑地。秦屬齊郡。西漢武帝年間置濕(漂)沃縣,屬青州刺史部千乘郡,治濕沃城(《中國歷史地圖集》標注當在今濱城鎮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帶)。南北朝時期徙濕沃縣治亂城(今北鎮附近),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濕沃為蒲臺縣,因境內有蒲臺(今名秦臺)而得名,仍治亂城。唐垂拱四年(688年)析蒲臺、厭次置渤海縣(治所在濱城東40里。天寶五年移治李邱村,今濱城北垣外)。
后周顯德三年(956年),置濱州,領渤海、蒲臺二縣。《太平寰宇記》:“濱州治渤海縣,以在渤海之濱為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銷渤海縣將其屬地直隸于濱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濱州降為不領屬縣的散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濱州為濱縣。1958年12月8日撤濱縣并入惠民縣。1961年恢復濱縣建置。
1982年8月2日,析濱縣北鎮公社、博興縣小營公社和蔡寨公社朱全鎮管理區設立濱州市,置1鎮3鄉3個辦事處。1987年2月25日,撤銷濱縣,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濱州市。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濱州地區和縣級濱州市,設立地級濱州市;設立濱州市濱城區,以原縣級濱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濱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河六路530號。2001年1月濱城區正式掛牌成立。
1989年12月22日,將高青縣的舊鎮劃歸濱州市。1993年9月11日,撤銷郭集鄉,以原郭集鄉的行政區域和梁才鄉的宋黑、方家、崔魏家、崔貨郎、周馬、王花、官莊、孫家樓8個自然村設立市東街道辦事處。1995年11月27日,撤銷彭李鄉,設立彭李街道辦事處。
1997年,濱州市面積1049平方千米,人口56.1萬。轄5個街道6鎮6鄉:市東街道、彭李街道、北鎮街道、市中街道、市西街道、濱城鎮、杜店鎮、里則鎮、堡集鎮、小營鎮、舊鎮、楊集鄉、尚店鄉、張集鄉、單寺鄉、梁才鄉、蒲城鄉。市府駐市中街道。
1998年3月10日,撤銷蒲城鄉,設立蒲城街道辦事處(魯政函民字[1998]6號)。至此,濱州市轄6個街道、6個鎮、5個鄉:市東街道、市中街道、市西街道、彭李街道、北鎮街道、蒲城街道、濱城鎮、杜店鎮、里則鎮、堡集鎮、小營鎮、舊鎮、張集鄉、梁才鄉、楊集鄉、尚店鄉、單寺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600883人,其中:市中街道40838人,市西街道50515人,北鎮街道42474人,市東街道42388人,彭李街道28529人,蒲城街道14952人,濱城鎮42511人,杜店鎮55925人,里則鎮43371人,堡集鎮41766人,小營鎮37298人,舊鎮鎮28188人,楊集鄉19100人,尚店鄉31528人,張集鄉25252人,單寺鄉24995人,梁才鄉31253人。
2001年,撤銷濱城鎮、張集鄉,以原濱城鎮和張集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濱北鎮,濱北鎮政府駐原濱城鎮政府駐地;撤銷楊集鄉、尚店鄉,以原楊集鄉和尚店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尚集鄉,尚集鄉政府駐原尚店鄉政府駐地。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濱城區轄6個街道、6個鎮、3個鄉:市東街道、彭李街道、市西街道、市中街道、北鎮街道、蒲城街道、濱北鎮、里則鎮、堡集鎮、小營鎮、舊鎮鎮、尚集鄉、單寺鄉、梁才鄉、杜店鎮。(其中杜店鎮實際上由濱州經濟開發區管轄)
2003年11月3日,濱城區將尚集鄉的王木匠、張八寨、牛家廟、張念佛、大河于、宋家、大尚家、東尚家等8個村劃歸杜店鎮管轄;將尚集鄉的新莊村、于家廟、南石家、大河孫、大河盧、大河王、大河劉、大河姚等8個村劃歸彭李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5年,撤銷杜店鎮,以原杜店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杜店和沙河2個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濱城區轄11個街道、2個鎮、2個鄉。
2010年,撤銷舊鎮鎮,設立青田街道;撤銷尚集鄉,設立楊柳雪鎮。截至2010年末,全區轄12個街道、2個鎮、1個鄉:市中街道、市西街道、北鎮街道、市東街道、彭李街道、濱北街道、里則街道、小營街道、梁才街道、杜店街道、沙河街道、青田街道、三河湖鎮、楊柳雪鎮、秦皇臺鄉。其中,杜店街道、里則街道、沙河街道由濱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市中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