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系傣語,“景”意為“城”,“洪”意為“黎明”,即“黎明之城”。古名阿臘維。西漢時為衰牢地,東漢時屬永昌郡名南涪。唐南詔時名茫乃道,屬銀生節度地。宋大理時名勐泐,為帕雅真統一西雙版納后所建“景隴王國”之地。
元代屬徹里路軍民總管府。明清屬車里宣慰使司。明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使召溫勐始建西雙版納,在今景洪市轄地置版納勐龍,版納勐醒(普文),版納勐拉共4個版納。民國2年(1913年)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1927年置車里縣,屬普洱道【一說為:民國18年(1929年)9月始設縣治,南為車里,北分普文縣和六順縣】。
1950年2月解放,仍稱車里縣,屬寧洱專區。1953年改置版納景洪等4版納地,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1957年4版納并為版納景洪,1958年6月始名景洪縣。1993年12月撤銷景洪縣,設立景洪市。
1996年,景洪市面積6959平方千米,人口約34.8萬人。轄5個鎮、8個鄉:景洪鎮、普文鎮、勐養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旺鄉、景訥鄉、大渡崗鄉、基諾山基諾族鄉、景哈哈尼族鄉、嘎棟鄉、嘎灑鄉、小街鄉。市政府駐景洪鎮。
?年,嘎灑鄉撤鄉設鎮。至此,全市轄6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景洪鎮、普文鎮、勐養鎮、勐罕鎮、勐龍鎮、嘎灑鎮、勐旺鄉、景訥鄉、小街鄉、嘎棟鄉、大渡崗鄉、景哈哈尼族鄉、基諾山基諾族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景洪市常住總人口443672人,其中:景洪鎮106371人、嘎灑鎮49749人、勐龍鎮44973人、勐罕鎮37994人、勐養鎮23832人、普文鎮26938人、嘎棟鄉25565人、小街鄉49199人、景哈鄉18968人、景訥鄉14105人、大渡崗鄉21033人、勐旺鄉12578人、基諾鄉12367人。
2002年3月19日,省政府(云政復[2002]22號)批準:撤銷景洪市嘎棟鄉、景洪鎮,設立景洪鎮、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景洪鎮政府駐原嘎棟鄉政府駐地。
2004年9月30日,省政府(云政復[2004]95號)批準:景洪市撤銷小街鄉、景洪鎮,原小街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勐龍鎮管轄,原景洪鎮的納板、曼點、曼沙、曼邁、曼戈播5個行政村劃歸嘎灑鎮管轄,將曼外、曼戈龍2個行政村劃歸允景洪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6年,景洪市總面積7133平方千米。總人口38萬人。全市轄1個街道、5個鎮、5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允景洪街道、嘎灑鎮、勐龍鎮、勐罕鎮、勐養鎮、普文鎮、景哈哈尼族鄉、景訥鄉、大渡崗鄉、勐旺鄉、基諾山基諾族鄉;景洪農場、勐養農場、橄欖壩農場、大渡崗茶場。共有16個居委會、81個行政村。市政府駐允景洪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景洪市常住總人口519935人,其中:允景洪街道146754人,嘎灑鎮73303人,勐龍鎮103420人,勐罕鎮43965人,勐養鎮27448人,普文鎮28244人,景哈鄉23959人,景訥鄉14045人,大渡崗鄉19599人,勐旺鄉13137人,基諾鄉14056人,西雙版納州渡假區管理委員會7461人,景洪工業園區45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