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設置武都郡,西晉時氏羌王楊茂搜曾建立仇池國,十六國時期建立宕昌國,1944年設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設武都分區(1950年改為武都專區),專署駐武都縣,轄武都、文縣、成縣、康縣、西固、西和、禮縣等7縣。1950年,原岷縣專區所屬岷縣劃入武都專區。1954年,西固縣遷駐宕昌,改稱宕昌縣。1956年將禮縣、西和、成縣3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撤銷武都專區,所屬武都、康縣、文縣、宕昌、岷縣5縣劃歸天水專區。
1962年復設武都專區,專署駐武都縣,天水專區所屬武都、文縣2縣劃入武都專區,恢復康縣(駐岸門口)、宕昌、成縣3縣。1962年康縣駐地遷咀臺子。1963年原臨洮專區所屬岷縣劃入武都專區。1970年武都專區改稱武都地區,地區駐武都縣,轄武都、岷縣、宕昌、成縣、康縣(駐咀臺子)、文縣等6縣。
1985年,國務院批準將武都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武都縣遷至成縣,更名為隴南地區(注:地區行政公署駐地仍在武都縣,實際并沒有遷至成縣)。將天水地區的西和縣、禮縣劃歸隴南地區;將原武都地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地區。隴南地區轄成縣、康縣、文縣、武都、宕昌、西和、禮縣等7個縣。
1996年,隴南地區面積2.79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59萬人,漢族占97.97%。地區行政公署駐武都縣城關鎮,轄武都、成縣、禮縣、康縣、文縣、兩當、徽縣、宕昌、西和9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隴南地區常住總人口2585479人。其中:武都縣517148人、宕昌縣272785人、成縣251670人、康縣194839人、文縣234908人、西和縣365662人、禮縣483449人、兩當縣49782人、徽縣215236人。
2004年,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武都區城關鎮。隴南市設立武都區,以原武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武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隴南市轄原隴南地區的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和新設立的武都區。(國務院2004年1月11日批準 國函[2004]1號)(甘肅省人民政府2004年2月11日批準 甘政函[2004]9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隴南市常住總人口2567718人,其中:武都區555004人,成縣242343人,文縣218796人,宕昌縣274313人,康縣180061人,西和縣393272人,禮縣458237人,徽縣200294人,兩當縣45398人。
2014年,武都區安化鎮、兩水鎮、漢王鎮,成縣城關鎮、黃渚鎮、小川鎮,文縣城關鎮、碧口鎮,宕昌縣城關鎮、哈達鋪鎮,康縣城關鎮、陽壩鎮,西和縣漢源鎮、長道鎮、何壩鎮,禮縣城關鎮、鹽官鎮、白河鎮,徽縣城關鎮、江洛鎮,兩當縣城關鎮共21個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