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為安氏土司轄地,清康熙四年(1665)置平遠府,后改為平遠州,1913年改平遠縣,1914年改織金縣。據《貴州名勝古跡概說》:“民國改州為縣,旋改織金縣,以織金河名。”
1996年,織金縣轄11個鎮、13個鄉、8個民族鄉:城關鎮、桂果鎮、牛場鎮、貓場鎮、化起鎮、龍場鎮、八步鎮、以那鎮、三塘鎮、阿弓鎮、珠藏鎮、實興鄉、上坪寨鄉、營合鄉、馬場鄉、自強苗族鄉、大平苗族彝族鄉、納雍鄉、普翁鄉、三甲白族苗族鄉、官寨苗族鄉、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金龍苗族彝族布依族鄉、板橋鄉、綺陌鄉、中寨鄉、后寨苗族鄉、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白泥鄉、少普鄉、熊家場鄉、黑土鄉?h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織金縣總人口825350人,其中:城關鎮80542人,桂果鎮21869人,牛場鎮37136人,貓場鎮36173人,化起鎮32665人,龍場鎮23191人,八步鎮35587人,以那鎮32091人,三塘鎮30657人,阿弓鎮25814人,珠藏鎮35297人,三甲鄉21911人,自強鄉12045人,大平鄉16704人,官寨鄉22645人,茶店鄉25845人,金龍鄉35519人,后寨鄉18142人,雞場鄉29902人,中寨鄉17726人,綺陌鄉23475人,普翁鄉13010人,實興鄉18500人,馬場鄉22671人,上坪寨鄉15101人,營舍鄉16465人,納雍鄉16758人,板橋鄉19502人,白泥鄉23317人,少普鄉27772人,熊家場鄉19619人,黑土鄉17699人。
2003年末,織金縣總人口93.0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4.81萬人,非農業人口4.47萬人。轄11個鎮、21個鄉(其中8個民族鄉),561個村委會、27個居委會。
2007年末,織金縣總面積2868平方千米,總人口98.89萬人。轄11個鎮、21個鄉(其中8個民族鄉),9個街道辦事處,556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
2010年,織金縣轄11個鎮、21個鄉(其中8個民族鄉):城關鎮、桂果鎮、牛場鎮、貓場鎮、化起鎮、龍場鎮、八步鎮、以那鎮、三塘鎮、阿弓鎮、珠藏鎮、三甲白族苗族鄉、自強苗族鄉、大平苗族彝族鄉、官寨苗族鄉、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金龍苗族彝族布依族鄉、后寨苗族鄉、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中寨鄉、綺陌鄉、普翁鄉、實興鄉、馬場鄉、上坪寨鄉、營合鄉、納雍鄉、板橋鄉、白泥鄉、少普鄉、熊家場鄉、黑土鄉?h政府駐城關鎮新華北路。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織金縣常住總人口784119人,其中:城關鎮120882人,桂果鎮21436人,牛場鎮27651人,貓場鎮31479人,化起鎮28561人,龍場鎮17596人,八步鎮34018人,以那鎮25745人,三塘鎮31570人,阿弓鎮24958人,珠藏鎮35416人,三甲鄉21221人,自強鄉10854人,大平鄉14248人,官寨鄉20287人,茶店鄉20633人,金龍鄉26790人,后寨鄉18399人,雞場鄉31763人,中寨鄉16379人,綺陌鄉24556人,普翁鄉12148人,實興鄉13804人,馬場鄉17328人,上坪寨鄉11785人,營合鄉10706人,納雍鄉13369人,板橋鄉16391人,白泥鄉19810人,少普鄉29841人,熊家場鄉18567人,黑土鄉15928人。2010年末,全縣常住人口78.48萬人。
2011年末,織金縣面積28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萬人;戶籍人口111.6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53.3萬人,非農業人口78047人。轄11個鎮、21個鄉(其中8個民族鄉),19個居委會、556個行政村。
2013年5月9日,省政府(黔府函[2013]95號)批復同意撤銷貓場鎮、營合鄉,設置新的貓場鎮。5月20日,省政府(黔府函[2013]104號)批復同意:撤銷城關鎮,設置金鳳、雙堰、文騰3個街道;撤銷八步鎮,設置八步街道;撤銷綺陌鄉,設置綺陌街道;撤銷普翁鄉、三甲白族苗族鄉,合并設置三甲街道。調整后,金鳳街道轄原城關鎮的白巖、克螞、新寨、獨店、田壩、巖腳、化垮、冷壩、平寨、魚塘10個村,街道辦事處駐冷壩村;雙堰街道轄原城關鎮的雙龍、桂花、黑石、干河、大寨、荷花、北門、花紅、太平、金南、雙堰、星秀12個村(社區),街道辦事處駐雙堰社區;文騰街道轄原城關鎮的水依、西湖、大坡、獨山、金北、金西、金中7個村(社區),街道辦事處駐金北社區。
至此,全縣轄6個街道、9個鎮、17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金鳳街道、雙堰街道、文騰街道、八步街道、綺陌街道、三甲街道、桂果鎮、牛場鎮、貓場鎮、化起鎮、龍場鎮、以那鎮、三塘鎮、阿弓鎮、珠藏鎮、自強苗族鄉、大平苗族彝族鄉、官寨苗族鄉、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金龍苗族彝族布依族鄉、后寨苗族鄉、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中寨鄉、實興鄉、馬場鄉、上坪寨鄉、納雍鄉、板橋鄉、白泥鄉、少普鄉、熊家場鄉、黑土鄉?h政府駐文騰街道金中社區新華北路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