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兒水,因水難涉,古名難江,粱普通六年(525)因置難江縣。難江一名南屯河,亦謂之南江,意謂在巴山之南。自縣治南與巴江合,明因改名為南江縣。1993年從達縣地區劃入巴中地區。現屬地級巴中市。
1996年,南江縣面積3417平方千米,人口約57.5萬人。轄6個鎮、68個鄉:南江鎮、沙河鎮、樂壩鎮、長赤鎮、正真鎮、大河鎮、小河鄉、石礦鄉、水洞鄉、橋壩鄉、赤溪鄉、八廟鄉、燕山鄉、金盆鄉、高塔鄉、團結鄉、紅光鄉、付家鄉、紅頂鄉、紅四鄉、竹嶺鄉、紅五鄉、天池鄉、侯家鄉、九頂鄉、雙桂鄉、鳳儀鄉、朱公鄉、花橋鄉、黑潭鄉、和平鄉、雙流鄉、菩船鄉、下兩鄉、元潭鄉、涼水鄉、東埡鄉、高橋鄉、平崗鄉、長征鄉、仁和鄉、石灘鄉、關門鄉、興馬鄉、瓦池鄉、白院鄉、北極鄉、趕場鄉、關路鄉、關田鄉、紅巖鄉、旭光鄉、橋亭鄉、沙灘鄉、貴民鄉、沙壩鄉、西清鄉、柳灣鄉、新立鄉、紅星鄉、匯灘鄉、上兩鄉、關壩鄉、寨坡鄉、光明鄉、玉泉鄉、桃園鄉、槐樹鄉、楊壩鄉、坪河鄉、流壩鄉、甘溪鄉、新民鄉、碾盤鄉。縣政府駐南江鎮。
2000年,南江縣轄7個鎮、66個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南江縣總人口593720人,其中:南江鎮46207人,沙河鎮18593人,樂壩鎮6949人,長赤鎮21620人,正直鎮18843人,大河鎮18647人,桃園鎮3377人,小河鄉12582人,石礦鄉6610人,碾盤鄉8532人,水洞鄉4224人,橋壩鄉2705人,赤溪鄉14150人,燕山鄉7865人,八廟鄉9971人,金盆鄉5393人,高塔鄉8277人,團結鄉8193人,紅光鄉16981人,傅家鄉9266人,紅頂鄉8608人,紅四鄉8095人,竹嶺鄉4376人,紅五鄉6071人,天池鄉8575人,侯家鄉6555人,九頂鄉7139人,雙桂鄉6984人,鳳儀鄉12399人,朱公鄉11128人,花橋鄉6388人,黑潭鄉11223人,和平鄉14389人,雙流鄉8926人,菩船鄉8115人,下兩鄉13536人,元潭鄉8464人,涼水鄉7892人,東埡鄉8023人,高橋鄉8191人,平崗鄉6815人,長征鄉7168人,仁和鄉7754人,石灘鄉13295人,關門鄉12352人,興馬鄉9917人,瓦池鄉5029人,白院鄉7037人,北極鄉4986人,趕場鄉15423人,關路鄉8828人,關田鄉3862人,紅巖鄉3105人,旭光鄉1301人,橋亭鄉3508人,沙灘鄉3067人,貴民鄉1658人,沙壩鄉3843人,西清鄉2417人,柳灣鄉2954人,新立鄉3179人,紅星鄉879人,匯灘鄉3555人,上兩鄉3915人,關壩鄉5649人,寨坡鄉2358人,光明鄉1291人,玉泉鄉888人,楊壩鄉5031人,坪河鄉9569人,流壩鄉3564人,甘溪鄉2816人,新民鄉2643人。
2003年1月13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3]6號)批復同意南江縣撤銷小河、沙河、下兩、長赤、正直、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10個區公所。調整后,南江縣轄南江、沙河、正直、大河、長赤、樂壩、桃園、東榆、下兩、趕場、楊壩11個鎮和鳳儀、朱公、花橋、黑潭、和平、雙流、菩船、元潭、涼水、東埡、高橋、平崗、長征、仁和、石灘、關門、興馬、瓦池、白院、北極、關路、關由、紅巖、旭光、橋亭、沙灘、貴民、沙壩、西清、柳灣、新立、紅星、匯灘、上兩、關壩、坪河、流壩、甘溪、新民、石礦、碾盤、水洞、橋壩、赤溪、燕山、八廟、金盆、高塔、團結、紅光、傅家、紅頂、紅四、竹嶺、紅五、天池、侯家、九頂、雙桂、寨坡、光明、玉泉62個鄉。
2005年2月23日,省政府(川府函[2005]28號)批復同意南江縣人民政府機關辦公駐地由南江鎮紅星街37號遷至光霧山大道朝陽段6號。
2005年3月25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5]3號)批復同意原由巴中市南江縣批準設置的小河、沙河、長赤、正直、下兩、大河、趕場、貴民、上兩、楊壩片區的10個辦事處和南江鎮的城郊、城區2個辦事處應予以撤銷;撤銷25個鄉,擴大23個鄉鎮的行政區域。具體為:將原碾盤、水洞2個鄉并入南江鎮,鎮政府駐文星路54號;將原石礦、橋壩2個鄉并入東榆鎮,鎮政府駐東榆街道;將原紅頂、竹嶺2個鄉并入長赤鎮,鎮政府駐長赤街道;將原花橋鄉并入正直鎮,鎮政府駐正直街道;將原東埡鄉并入下兩鎮,鎮政府駐下兩街道;將原白院鄉并入大河鎮,鎮政府駐大河街道;原桃園鎮更名為光霧山鎮,并將原新民、光明、寨坡、關壩、玉泉5個鄉境內的國有林場部分及關壩鄉石羊村七組并入光霧山鎮,鎮政府駐桃園街道;將原旭光鄉并入趕場鎮,鎮政府駐趕場街道;將原新民鄉除國有林場外并入楊壩鎮,鎮政府駐楊壩街道;將原金盆鄉并入高塔鄉,鄉政府駐高塔街道;將原紅五鄉并入天池鄉,鄉政府駐天池街道;將原九頂鄉并入侯家鄉,鄉政府駐侯家街道;將原菩船鄉并入雙流鄉,鄉政府駐雙流街道;將原涼水鄉并入元潭鄉,鄉政府駐元潭街道;將原長征鄉并入仁和鄉,鄉政府駐仁和街道;將原瓦池鄉并入興馬鄉,鄉政府駐興馬街道;將原沙灘鄉并入橋亭鄉,鄉政府駐橋亭街道;將原紅星鄉并入貴民鄉,鄉政府駐貴民街道;將原新立鄉并入柳灣鄉,鄉政府駐長灘河;將原西清鄉并入沙壩鄉,鄉政府駐沙壩街道;將原光明鄉除國有林場外并入上兩鄉,鄉政府駐上兩街道;將原玉泉鄉除國有林場外并入關壩鄉,鄉政府駐關壩街道;將原甘溪鄉并入流壩鄉,鄉政府駐流壩街道。 南江縣原鄉鎮行政區劃格局形成于1952年。調整前,有建制鎮11個,建制鄉62個,1萬人以下的鄉鎮有40個,1000人以下的鄉2個。調整后,全縣共有鄉鎮48個,其中鎮11個、鄉37個,平均每鄉鎮幅員面積70.5平方千米,人口1314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南江縣常住總人口606992人,其中:南江鎮94964人,沙河鎮19663人,樂壩鎮4874人,長赤鎮34942人,正直鎮31278人,大河鎮23713人,光霧山鎮2503人,東榆鎮20328人,下兩鎮20759人,趕場鎮14589人,楊壩鎮8205人,赤溪鄉14238人,燕山鄉6931人,八廟鄉9811人,高塔鄉12721人,團結鄉6972人,紅光鄉17148人,傅家鄉8443人,紅四鄉7006人,天池鄉13385人,侯家鄉11241人,雙桂鄉5627人,鳳儀鄉12996人,朱公鄉9729人,黑潭鄉11798人,和平鄉12229人,雙流鄉16249人,元潭鄉14771人,高橋鄉8214人,平崗鄉5979人,仁和鄉14506人,石灘鄉13038人,關門鄉10132人,興馬鄉15067人,北極鄉4527人,關路鄉9060人,關田鄉3596人,紅巖鄉2595人,橋亭鄉6807人,貴民鄉2404人,沙壩鄉6032人,柳灣鄉5872人,匯灘鄉3444人,上兩鄉5243人,關壩鄉5574人,寨坡鄉2099人,坪河鄉8693人,流壩鄉6997人。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23號)批復同意撤銷紅光鄉、天池鄉、元潭鄉、關壩鄉,設立紅光鎮、天池鎮、元潭鎮、關壩鎮。調整后,全縣轄15個鎮、33個鄉:南江鎮、沙河鎮、樂壩鎮、長赤鎮、正直鎮、大河鎮、桃園鎮、東榆鎮、下兩鎮、趕場鎮、楊壩鎮、紅光鎮、天池鎮、元潭鎮、關壩鎮、赤溪鄉、燕山鄉、八廟鄉、高塔鄉、團結鄉、傅家鄉、紅四鄉、侯家鄉、雙桂鄉、鳳儀鄉、朱公鄉、黑潭鄉、和平鄉、雙流鄉、高橋鄉、平崗鄉、仁和鄉、石灘鄉、關門鄉、興馬鄉、北極鄉、關路鄉、關由鄉、紅巖鄉、橋亭鄉、貴民鄉、沙壩鄉、柳灣鄉、匯灘鄉、上兩鄉、寨坡鄉、坪河鄉、流壩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