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岡縣駐地,原名“柞樹崗”,因此地有丘陵高崗多生柞樹得名。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設縣時,劃分經界,因境內西北有大青崗一道,定名為青岡縣。清代屬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區。1851年(清咸豐元年),由齊齊哈爾副都統派屯旗官到柞樹崗一帶“擇地開墾,建官屯六個”,統稱“六大屯”(又名恒升堡),后對漢人開放,出放官荒。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由通肯副都統管轄。
1905年1月29日(清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批準,于柞樹崗(今青岡鎮)設置青岡縣。隸屬海倫直隸廳。經黑龍江將軍衙門委派官員“勘察界址”和呈請委官試署等籌備工作,于同年10月31日(清光緒三十一年十月初四日),青岡縣知縣“開用關防視事”。1909年(清宣統元年),海倫廳升置海倫府后,青岡縣隸屬海倫府。中華民國成立后,府、廳、州一律改縣后,由黑龍江省直轄。
1914年6月改隸龍江道管轄。1929年2月,廢止道制,復歸省直轄。時為二等縣。東北淪陷后,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后,由黑龍江省直轄。1956年3月,劃歸嫩江專區管轄。1960年5月,改隸松花江專區。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更名為綏化專區,歸綏化專區管轄。
1992年末,青岡縣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松嫩平原東部。北鄰明水縣,東以通肯河與海倫市、望奎縣交界,南靠蘭西縣,西界安達市。全縣總面積2675平方千米。總人口4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62萬人;蒙古、回、滿、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轄19個鄉鎮。縣政府駐地青岡鎮。(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有改動)
2000年,青岡縣轄6個鎮、13個鄉:青岡鎮、中和鎮、蘆河鎮、興華鎮、永豐鎮、禎祥鎮、昌盛鄉、柞崗鄉、城郊鄉、民政鄉、德勝鄉、富民鄉、勞動鄉、迎春鄉、連豐鄉、北興鄉、新村鄉、建設鄉、互助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青岡縣總人口410534人,其中:青岡鎮82612人,蘆河鎮21675人,永豐鎮22650人,中和鎮23061人,興華鎮29795人,禎祥鎮21168人,昌盛鄉17113人,柞崗鄉29224人,城郊鄉14838人,民政鄉23439人,勞動鄉15670人,互助鄉12603人,建設鄉16505人,德勝鄉12420人,連豐鄉12952人,新村鄉9735人,富民鄉12334人,迎春鄉19282人,北興鄉13458人。
2011年7月14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青岡縣勞動鄉人民政府駐地遷移的批復》:同意青岡縣勞動鄉人民政府駐地由新富村遷至互助村。
青岡縣現轄6個鎮、9個鄉:青岡鎮、中和鎮、禎祥鎮、興華鎮、永豐鎮、蘆河鎮、勞動鄉、建設鄉、新村鄉、昌盛鄉、柞崗鄉、民政鄉、德勝鄉、迎春鄉、連豐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