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福清市轄鎮。位于市境東部,地處龍江入海口,東南臨福清灣。面積52.6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5166人(2012年末)。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海口。名勝古跡有瑞巖彌勒造像,建于宋代的龍江橋,建于唐代的瑞峰寺。
【沿革】因地處龍江入海口,故名。是福清五大古鎮之一,始建于北宋,因其雄居福清灣頂部,扼龍江之入海故得名“海口”。1949年為第二區。1950年,第二區轄海口鎮和17鄉,共113村。1952年7月,第二區轄海口鎮和仙游、牛宅、石溪、柏渡、東閣、城里、岑兜、塘頭8個鄉。1955年9月,以區公所所在地命名,更名為海口區,轄原二區8鄉、1鎮及十區3鄉(松潭、東轎、里美),共11鄉、1鎮、63村。1956年4月,原城頭區并入,海口區轄海口鎮及牛宅、東閣、東轎、柏渡、山新、城頭、星橋、五龍、七社等9鄉,128村。
1958年設立海口公社,1961年7月分設城頭公社。1964年,海口公社轄25個大隊。1984年9月改為海口鎮。1996年,面積66.5平方千米,人口9萬人,轄南宅、坊里、隆中、北店、祥豐、塘頭、柏渡、先強、云光、牛宅、斗恒、城里、前村、立新、海口、后路、晨光、東嶠、東岐、梧嶼、李厝、南厝、嶺兜、洋坂、東閣、石溪、工農27個行政村和海口居委會。2004年,全鎮面積73.3平方千米,人口9.3萬人,轄1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2005年末,省政府批復同意將祥豐、塘頭、北店、柏渡、隆中、坊里、南宅、先強8個行政村劃歸龍山街道管轄。2010年常住人口60367人(六普)。
【郵編】350313【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181103:~001 121海口居委會 ~207 220云光村 ~210 122牛宅村 ~211 122前村 ~212 122城里村 ~213 220斗垣村 ~214 121海口村 ~215 122后路村 ~216 122晨光村 ~217 121立新村 ~218 220東嶠村 ~219 220東岐村 ~220 220梧嶼村 ~221 220李厝村 ~222 220南厝村 ~223 220東閣村 ~224 220岑兜村 ~225 220洋坂村 ~226 220石溪村 ~227 220工農村
【東閣華僑農場】2010年常住人口3432人(六普)。【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181401:~501 123第一管理區 ~502 220第二管理區 ~503 220第三管理區 ~504 220第四管理區 ~505 220第五管理區 ~506 220第六管理區 ~507 220第七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