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白道街道位于開遠市中部偏西,東與中和營鎮馬者哨接壤,南與大莊鄉相接,西北部與小龍潭街道毗鄰,北與彌勒縣的朋普鎮交界。面積414.9平方千米。人口6.5萬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35638人,非農業人口27289人。有漢族、彝族、苗族。轄樂白道、臨江、迎旭、朝陽、景山、紅明、通靈7個社區,樂白道、田心、仁者、舊寨、新寨、楷甸、怡里、酒房、紅石巖、阿德邑10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
轄區南北狹長,四面環山,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山區,西南、西北少部份為半山區,其余為壩區。瀘江河自南入境,縱貫壩區,在木花果村前與南洞河交匯,自北穿城而過匯入南盤江。屬南亞熱帶半干旱季風氣候。昆(明)河(口)鐵路過境,323國道和昆(明)河(口)公路在境內交會。游覽地有南洞風景區。
[沿革]“樂白道”清朝時期原是練武賽馬的一個場道,因羅白兩姓最初到此地居住后,發展為一個村,故取名羅白道。最初曾寫為落白道,后落又演變為樂白道。清雍正九年(1731年)屬阿迷州綠豐鄉。1947年,屬綠豐、先儂、太平三鄉。1951年屬開遠縣第一區。1955年為樂白道區。1958年為樂白道公社。1959年,開遠縣合并個舊市后,為開遠公社轄。1960年開遠縣恢復,為樂白道區。1969年改為樂白道公社。1984年恢復樂白道區。1988年轄樂白道、阿得邑、舊寨、田心、仁者、新寨、酒房、楷甸、怡里、紅石巖10個行政村(村公所)以及東城居委會,96個自然村。1997年,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3.2萬,其中彝族占59%,漢族占32%,辦事處駐靈泉東路,轄樂白道、田心、仁者、新寨、阿德邑、舊寨、怡里、楷甸、酒房、紅石巖10個行政村和東城居委會。2001年改村公所為村委會,轄10個村委會,96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2002年撤銷東城居委會,分為樂白道、景山、朝陽、通靈、紅明、迎旭、臨江7個社區。
[郵編]661600 [2008年代碼]532502001:~001樂白道社區 ~002臨江社區 ~003迎旭社區 ~004朝陽社區 ~005景山社區 ~006紅明社區 ~007通靈社區 ~201樂白道村 ~202田心村 ~203仁者村 ~204舊寨村 ~205新寨村 ~206楷甸村 ~207怡里村 ~208酒房村 ~209紅石巖村 ~210阿德邑村 [2006年代碼]532502001:~001樂白道社區 ~002臨江社區 ~003迎旭社區 ~004朝陽社區 ~005景山社區 ~006紅明社區 ~007通靈社區 ~201樂白道村 ~202田心村 ~203仁者村 ~204舊寨村 ~205新寨村 ~206楷甸村 ~207怡里村 ~208酒房村 ~209紅石巖村 ~210阿德邑村
[樂白道村]9個自然村:樂白道、東聯村、瓦廠、東山莊、祿豐村、玉來村、木棲黑、冷水溝、草甸溝。
[阿得邑村]7個自然村:鳥格、坡腳、阿得邑、清塘子、雨那味、都督味、阿樞寨。
[舊寨村]10個自然村:舊寨、老黑地、左乃山、乍黑甸、白土墻、沙壩、紅沖子、大樂村、小樂村、石頭寨。
[田心村]9個自然村:上南、下南、椅子凹、上田心、下田心、石橋、木花果、灣溝、溝腳。
[仁者村]12個自然村:仁者、通靈、核桃寨、地靈、發興寨、玉林山、八盤寨、紅土寨、臥龍邑、蓮花塘、家興寨、灰土寨。
[新寨村]14個自然村:新寨、中寨、打兔寨、十里村、玉王莊、牛街、雨灑、河邊村、丫勒、干塘子、綠甸、高寨、拖甲黑、存舊。
[酒房村]13個自然村:酒房、坡梁子、團坡、三轉彎、竹雞寨、養馬沖、大黑坡、東瓜田、假犁底、老程差、老寨、浪田、丫杈田。
[楷甸村]7個自然村:楷甸、螺絲塘、大溝、田房、新房子、九條龍、龍潭箐(新江)。
[怡里村]12個自然村:怡里、白石巖、魯沙平、西喳咪、新溝、白馬塘、梅子箐、啦邑、小塘溝、大漩渦、七扯、山林果。
[紅石巖村]5個自然村:紅石巖、麻栗樹、白花草、朵花底、大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