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屬晉國,名棘蒲。戰國歸趙,西漢在今趙縣境內設平棘、宋子、敬武、封斯三縣一候國。三國魏建趙國,北魏改為趙郡,北齊始為趙州。元、明定都北京以來,趙州為畿輔重鎮。清升為直隸州。民國二年廢州為趙縣,屬大名道轄,民國十七年廢道,趙縣歸河北省直轄。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日本侵略軍在北平成立偽政權,華北臨時政府,趙縣屬河北省第十三區。1938年1月1日,成立河北省公署,趙縣歸冀南道。1939年5月,趙縣抗日政府成立,屬冀南四專區領導;1040年6月劃為冀中一專區,8月改七專區,1944年改六專區。1940年6月改趙元高邊區線為趙元寧聯合縣,后歸冀中起專區領導。
1945年3月撤銷趙元寧聯合縣,恢復原建制。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趙縣歸屬石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后更名為石家莊區專員公署。1958年12月20日趙縣并入寧晉縣。1961年7月9日恢復趙縣建制,將欒城縣部分轄區并入趙縣。1962年3月27日,析趙縣復置欒城縣。
1996年,面積675平方千米,人口約52.6萬人。轄7個鎮、4個鄉:范莊鎮、趙州鎮、韓村鎮、南柏舍鎮、新寨店鎮、北王里鎮、沙河店鎮、謝莊鄉、前大章鄉、高村鄉、王西章鄉。縣政府駐趙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趙縣常住總人口550957人,其中:趙州鎮100439人,范莊鎮70072人,北王里鎮44314人,新寨店鎮31520人,韓村鎮48748人,南柏舍鎮39220人,沙河店鎮34715人,前大章鄉43909人,謝莊鄉69115人,高村鄉40537人,王西章鄉28367人。
2002年,趙縣面積675.3平方千米,人口約55萬人。轄7個鎮、4個鄉:趙州鎮、范莊鎮、北王里鎮、新寨店鎮、韓村鎮、南柏舍鎮、沙河店鎮、前大章鄉、謝莊鄉、高村鄉、王西章鄉。共有10個社區、28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趙州鎮府前街1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趙縣常住總人口571077人,其中:趙州鎮127545人,范莊鎮69155人,北王里鎮44112人,新寨店鎮30025人,韓村鎮49321人,南柏舍鎮41138人,沙河店鎮31370人,前大章鄉44500人,謝莊鄉67840人,高村鄉39225人,王西章鄉268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