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虎,系蒙古族喀爾喀部之一部落名,因該旗的巴爾虎人比陳巴虎旗的巴爾虎人進駐呼倫貝爾的時間遲兩年,故名新巴爾虎。蒙古語稱東為左。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遷來巴爾虎兵丁及家屬建巴爾虎八旗。新巴爾虎八旗分別游牧于烏爾遜河兩岸,有左翼、右翼之分。1932年,置新巴爾虎左翼旗。1959年,改稱新巴爾虎左旗。
1996年?,新巴爾虎左旗面積2.2萬平方千米,人口4.0萬人,其中蒙古族占72%。轄2個鎮、11個蘇木:阿木古郎鎮、嵯崗鎮、吉布胡郎圖蘇木、新寶力格東蘇木、新寶力格西蘇木、巴音塔拉蘇木、阿木古郎寶力格蘇木、嘎拉布爾蘇木、烏布爾寶力格蘇木、阿拉坦哈達蘇木、諾門罕布日德蘇木、塔日根諾爾蘇木、新寶力格蘇木。旗政府駐阿木古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巴爾虎左旗總人口41647人,其中:阿木古郎鎮13743人,嵯崗鎮3309人,塔日根諾爾蘇木1441人,巴音塔拉蘇木1606人,阿木古郎寶力格蘇木1394人,新寶力格蘇木1220人,新寶力格東蘇木2507人,新寶力格西蘇木1564人,烏布爾寶力格蘇木4519人,吉布胡郎圖蘇木3225人,嘎拉布爾蘇木2007人,阿拉坦哈達蘇木724人,諾門罕布日德蘇木987人,嵯崗牧場3401人。
2001年,新巴爾虎左旗區劃調整:塔日根諾爾蘇木和新寶力格西蘇木合并為巴音諾爾蘇木;新寶力格蘇木和新寶力格東蘇木合并為莫達木吉蘇木;巴音塔拉蘇木與阿木古郎寶力格蘇木合并甘珠爾蘇木;將阿拉坦哈達蘇木并入烏布爾寶力格蘇木;諾門罕布日德蘇木駐地移至罕達蓋嘎查,并更名為罕達蓋蘇木。
2002年末,全旗戶籍總人口39740人,其中蒙古族人口29009人;非農業人口20025人。轄2個鎮、6個蘇木:阿木古郎鎮、嵯崗鎮;巴音諾爾蘇木、甘珠爾蘇木、莫達木吉蘇木、烏布爾寶力格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罕達蓋蘇木。
2003年末,全旗總人口為4138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1萬人。
2006年,撤銷罕達蓋蘇木,將其原管轄的行政區域整建制并入烏布爾寶力格蘇木;撤銷甘珠爾蘇木,將甘珠爾蘇木的6個嘎查(甘珠爾廟、阿木古郎寶力格、阿木古郎布日德、巴音布日德、伊和呼熱、烏蘭寶力格)并入吉布胡郎圖蘇木;撤銷新寶力格西蘇木,將新寶力格西蘇木的5個嘎查(呼格吉勒圖、滾布日德、阿拉達爾圖、巴音諾日、呼吉日諾爾)和莫達木吉蘇木合并設立新寶力格蘇木;將甘珠爾蘇木的6個嘎查(渾德侖、烏爾遜、巴音塔拉、巴音溫都日、呼和溫都日、巴音高勒)和新寶力格西蘇木的5個嘎查(新寶力格、巴音寶力格、塔日根寶力格、塔日根諾爾、鴻廷廟)并入阿木古郎鎮。
2006年末,全旗總面積2.22萬平方千米?側丝401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646人;少數民族人口27796人,其中蒙古族人口25187人。轄阿木古郎鎮、嵯崗鎮、烏布爾寶力格蘇木、莫達木吉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等2個鎮3個蘇木。
2009年,全旗總面積2.16萬平方千米。全旗總人口420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281人;蒙古族31531人;城鎮人口比重57.7%。轄阿木古郎鎮、嵯崗鎮、烏布爾寶力格蘇木、新寶力格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2個鎮3個蘇木。
2011年,恢復罕達蓋蘇木、甘珠爾蘇木。調整后,全旗轄2個鎮、5個蘇木:嵯崗鎮、阿木古郎鎮、新寶力格蘇木、烏布爾寶力格蘇木、罕達蓋蘇木、吉布胡郎圖蘇木、甘珠爾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