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南越歸漢,仁化為曲江縣地。南朝齊年間(479年至502年)析曲江縣地置仁化縣。南朝梁并入曲江縣。唐垂拱四年(688年)復置仁化縣。宋開寶六年(973年)并入樂昌縣,咸平三年(1000年)復置仁化縣。1958年并入韶關市,1961年復置仁化縣。
1996年,仁化縣面積1821平方千米,人口約18萬人。轄9個鎮:仁化鎮、丹霞鎮、長江鎮、石塘鎮、紅山鎮、扶溪鎮、城口鎮、聞韶鎮、董塘鎮。縣政府駐仁化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仁化縣常住總人口163213人,其中:仁化鎮43826人、丹霞鎮6300人、聞韶鎮4439人、扶溪鎮10787人、長江鎮21110人、城口鎮8789人、紅山鎮8017人、石塘鎮10761人、董塘鎮31469人、凡口鉛鋅礦13932人、廣東鋁廠2282人、七四五礦1501人。
2002年,仁化縣轄仁化、城口、長江、扶溪、董塘、石塘、聞韶、丹霞、紅山9個鎮,88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
2004年5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4]40號)調整韶關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曲江縣的黃坑鎮、周田鎮、大橋鎮劃歸仁化縣管轄。調整前,仁化縣面積1822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調整后,仁化縣轄仁化、城口、長江、扶溪、董塘、石塘、聞韶、丹霞、紅山、黃坑、大橋、周田12個鎮。
2006年6月7日,廣東省民政廳(粵民區[2006]28號)批準同意撤銷丹霞鎮、仁化鎮,設立丹霞街道(9月實施)。
2008年末,仁化縣戶籍總人口22986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1951人。2009年末,仁化縣轄1個街道、10個鎮,13個居委會、11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丹霞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仁化縣常住總人口200354人,其中:丹霞街道59344人,聞韶鎮4420人,扶溪鎮9407人,長江鎮21293人,城口鎮8537人,紅山鎮7346人,石塘鎮9138人,董塘鎮32069人,大橋鎮7269人,周田鎮18929人,黃坑鎮8509人,中金嶺南公司凡口鉛鋅礦10893人,曲仁礦務局格頂礦區3200人。
2011年末,仁化縣總面積22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17萬人,戶籍人口234616人,其中農業人口179553人。轄1個街道、10個鎮,124個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