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鄉位于渠縣南部,渠江西岸,四周與瑯琊、雙土、天星、渠南、鮮渡等鄉鎮相鄰。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42718人(2006年),其中農業人口41672人。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2個居民小組、8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新渡村7社,距縣城7.5千米。襄渝鐵路、渠(縣)望(溪)公路過境,渠江常年通航。古跡有清建天主堂、白龍寺等。
【沿革】1730年建場,1919年設李渡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1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燈臺、七里、大村、罐子、九嶺、新渡、李壩、五龍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4年,將原李渡鄉的李壩、五龍2個村并入渠南鄉;撤銷金鑼、新和2個鄉,并入李渡鄉,鄉政府駐李渡河。
【郵編】635200【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11725241:
~001 210李渡社區
~200 210燈臺村
~201 210大林村
~202 220九嶺村
~203 210新渡村
~204 220新和村
~205 220山河村
~206 220獅牌村
~207 210坪水村
~208 220永寺村
~209 220金鑼村
~210 220石嶺村
~211 220伏龍村
~212 220玉河村
~213 220祥云村
【金鑼鄉】位于渠縣南部,渠江東岸,距縣城10千米。1953年設金鑼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2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金鑼、禾豐、石村、伏龍、石盤、玉河、祥云、羊渡8個行政村。
【新和鄉】位于渠縣南部,距縣城13千米。解放前為安南鄉,1953年設新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新和、山河、獅牌、平水、永寺5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