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平舟六硐長官司,乾隆年間設大塘州判,1913年分置平舟縣和大塘縣。1941年兩縣置合并為平塘縣,各取一字命名。1958年撤銷,1961年復置。
1996年,平塘縣轄9個鎮、9個鄉、1個民族鄉:平湖鎮、擺茹鎮、通州鎮、牙舟鎮、大塘鎮、克度鎮、塘邊鎮、者密鎮、四寨鎮、苗二河鄉、卡蒲毛南族鄉、白龍鄉、甘寨鄉、卡羅鄉、谷洞鄉、鼠場鄉、新塘鄉、掌布鄉、西涼鄉。縣政府駐平湖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塘縣總人口267368人,其中:平湖鎮29150人,牙舟鎮18488人,通州鎮26339人,大塘鎮17239人,克度鎮18830人,塘邊鎮22876人,擺茹鎮14970人,者密鎮17211人,四寨鎮10284人,苗二河鄉9533人,卡蒲毛南族鄉12067人,白龍鄉12563人,甘寨鄉8115人,卡羅鄉8338人,谷洞鄉6338人,鼠場鄉12817人,新塘鄉6687人,掌布鄉5983人,西涼鄉9540人。
2003年末,平塘縣轄9個鎮、10個鄉,241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總人口30.3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6萬人,占總人口的4.48%;少數民族人口18.13萬人,占總人口的59.78%。
2004年,將牙舟鎮高寨村和大塘鎮開花寨村、甲斗村、上莫村、新坪村劃歸掌布鄉管轄。
2006年,平塘縣轄9個鎮、10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平湖鎮、牙舟鎮、通州鎮、大塘鎮、克度鎮、塘邊鎮、擺茹鎮、者密鎮、四寨鎮、苗二河鄉、卡蒲毛南族鄉、白龍鄉、甘寨鄉、卡羅鄉、谷洞鄉、鼠場鄉、新塘鄉、掌布鄉、西涼鄉。
2007年末,全縣面積2825平方千米,總人口31.2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8萬人,占總人口的6%,少數民族人口17.45萬人,占總人口的59.8%,轄9個鎮、10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121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和3個社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塘縣常住總人口228560人,其中:平湖鎮33318人,牙舟鎮14330人,通州鎮21848人,大塘鎮12346人,克度鎮17195人,塘邊鎮19335人,擺茹鎮11047人,者密鎮14207人,四寨鎮8417人,苗二河鄉7407人,卡蒲毛南族鄉10026人,白龍鄉8743人,甘寨鄉6396人,卡羅鄉5992人,谷硐鄉5420人,鼠場鄉10168人,新塘鄉5532人,掌布鄉7939人,西涼鄉8894人。2010年末,平塘縣常住人口22.86萬人。
2011年末,平塘縣面積28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71萬人,戶籍人口32.26萬人,轄9個鎮、10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3個社區、3個居委會、121個行政村。
2012年,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掌布鄉,設置掌布鎮,鎮政府駐掌布村(10月31日正式撤鄉設鎮)。2014年2月13日,省政府(黔府函[2014]26號)批復同意平塘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新設置的平舟鎮轄原平湖鎮、苗二河鄉、甘寨鄉、白龍鄉,鎮政府駐玉池社區;新設置的牙舟鎮轄原牙舟鎮(除卡臘村外)、卡羅鄉(除冗空村外)、谷硐鄉,鎮政府駐興陶村;新設置的克度鎮轄原克度鎮、鼠場鄉,鎮政府駐金星村;新設置的大塘鎮轄原大塘鎮、新塘鄉,鎮政府駐西關村;新設置的者密鎮轄原者密鎮、四寨鎮,鎮政府駐金玉村;新設置的甲茶鎮轄原擺茹鎮、西涼鄉及原卡羅鄉的冗空村,鎮政府駐擺河村;將平塘縣原牙舟鎮的卡臘村劃入掌布鎮管轄。
經省、州政府批復,同意從平舟鎮行政區劃中析置金盆街道。2015年6月2日,金盆街道正式掛牌成立。金盆街道轄原平舟鎮玉池社區、金龍社區、金盆村、新舟村、回龍村、雙橋村、吉古村、苗二河村、雙江村、新寨村,轄區總面積103.3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萬人。至此,全縣轄1個街道、9個鎮、1個民族鄉:金盆街道、平舟鎮、牙舟鎮、通州鎮、大塘鎮、克度鎮、塘邊鎮、甲茶鎮、者密鎮、掌布鎮、卡蒲毛南族鄉。縣政府駐金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