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57574平方千米,人口3.1萬,有維吾爾、漢、柯爾克孜等9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91%,轄1鎮、5鄉。縣政府駐尼雅鎮。地形南高北低,山地占42.5%;沙漠占40.83%;平原占16.65%;森林占2.76%。(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尼雅鎮 縣政府駐地。位于縣城東面,人口0.9萬人,轄按序數命名的4個居委會和2個行政村。唐代稱尼壤。清代稱尼雅莊。民國置廉潔鎮。1955年撤銷鎮治。1984年重設尼雅鎮。買地尼雅提路、索達路、315國道、塔中公路過境。
安迪爾鄉 位于縣城西北185千米。面積8636平方千米,人口0.1萬,有維吾爾、漢兩個民族,以維吾爾族為多。轄1個行政村。“安迪爾”系維吾爾語,為橫向展開的平原之意。1953年屬二區四鄉。1958年屬安迪爾公社。1962年撤銷公社改為安迪爾管理區。1984年設安迪爾鄉。鄉政府駐開西買庫勒,1996年遷址于亞瓦通古孜。
葉亦克鄉 位于縣城東南44千米。人口0.5萬,有維吾爾、漢等民族。海拔500~2600米。1947年設繁殖鄉。1949年改為三區。1957年成立牧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設葉亦克鄉。1996年鄉政府從葉亦克遷駐阿依塔克。
尼雅鄉 位于尼雅河沖積平原中部、縣城西南0.5千米。面積11084.7平方千米,人口0.5萬,有維吾爾、漢兩個民族,轄6個村。尼雅是尼壤的轉音。最早見于尼雅遺址出土后用法盧文字記載的木牘,屬尼雅俗語。1949年前稱永清鄉。1958年成立十月公社。1959年與躍進公社(若克雅公社)合并為尼雅公社。1984年設尼雅鄉。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境內有尼雅古城遺址,大麻扎村為伊斯蘭教的朝覲圣地。
若克雅鄉 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8千米、尼雅河沖積平原東部。面積953.3平方千米,人口0.6萬,有維吾爾、漢等兩個民族,轄6個行政村。1949年前稱和平鄉。1958年成立躍進公社。1961年從尼雅公社析出成立若克雅公社。文革中改稱東方紅公社。1984年設若克雅鄉。境內水源充沛,地勢平坦。
薩勒吾則克鄉 位于縣城東北27.8千米。人口0.3萬,有維吾爾、漢兩個民族。薩勒吾則克系突厥語。1956年成立發展農業社。1958年改稱發展大隊屬若克雅公社。1971年成立立新公社。1978年更名為薩勒吾則克公社。1984年設薩勒吾則克鄉。地下水源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