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轄縣。位于自治區(qū)西北部。面積5663平方千米,人口7.3萬,有蒙古、漢、哈薩克、 維吾爾、回等1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61.6%,轄2鎮(zhèn)4鄉(xiāng),縣政府駐博格達爾鎮(zhèn),距烏魯木齊市613千米。設(shè)有孟克牧場、昆得侖牧場、呼和托哈種畜場。境內(nèi)駐有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五師87團、88團及自治州哈夏林場。(本頁根據(jù)《中國政區(qū)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
博格達爾鎮(zhèn) 縣政府駐地。“博格達爾”系蒙古語譯音,意為“神山背后”。清代有蒙古族察哈爾部8個佐領(lǐng)“八蘇木”駐防于此。1977年建立溫泉鎮(zhèn),1984年更名博格達爾鎮(zhèn)。面積6平方千米,人口0.8萬,其中漢族占43.7%,轄一、二、三、四4個居委會。景點有博河森林公園。
哈日布呼鎮(zhèn) 1958年成立十月公社,1978年更名哈日布呼公社,1984年設(shè)鎮(zhèn)。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51千米。面積750平方千米,人口1.5萬,其中漢族占69.5%。博(樂)溫(泉)公路過境,轄緩得爾、滾祖呼、厄布得格、屯格特、哈日布呼、烏居爾、新布呼、冬都布呼、巴格哈日莫墩、厄日格特、烏蘭夏爾勒津、浩圖呼爾、塔可樂格哈日莫墩、哈日烏蘇、查干阿熱勒、埃勒木圖、呼都格、烏拉斯臺、棗格圖、蘇木、阿爾夏特21個行政村。阿日夏特草原有古代塞種人墓葬群。
安格里格鄉(xiāng) 1958年成立團結(jié)公社,1959年改稱前進公社,1984年改安格里格鄉(xiāng)。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17千米。面積119平方千米,人口1.2萬,其中漢族占57.7%。博(樂)溫(泉)公路從鄉(xiāng)中心地帶通過,轄安格里格、安格里格布呼、達生哈爾、蘇明托哈、托里、厄然哈爾根、奇其爾根布呼、克熱雅哈得、巴勒根特、切坎厄布得格、巴特浩圖呼爾、昆得倫布乎、格得爾格、布日勒屯格、本布圖、托斯呼爾圖16個行政村。建有鄂托克賽仁水庫。
查干屯格鄉(xiāng) 1958年建勝利公社,1959年改為猛進公社,1984年改查干屯格鄉(xiāng)。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25千米。面積918平方千米,人口0.8萬,其中漢族占61.3%。博(樂)溫(泉)公路從鄉(xiāng)中心地帶穿過,轄孟克圖布呼、烏蘭洪夏爾、查干屯格、塔斯?fàn)柟、查干蘇木、厄日格特布呼、莫都停、鬧漢浩秀、吐日根、庫斯臺、米里其格、蘇木浩特浩爾12個行政村。古跡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的察哈爾右翼總廟積福寺遺址,1988年復(fù)建。
塔秀鄉(xiāng) 1992年設(shè)塔秀鄉(xiāng)。位于縣城以東,距縣城51千米。面積280平方千米,人口0.3萬,其中漢族占75.3%。博(樂)溫(泉)公路從鄉(xiāng)中心地帶穿過,轄楚布勒達、浩圖呼爾布拉格、塔秀、呼和塔秀、扎很、奎屯布拉格、冬都布拉格、別里其爾、嘎特樂格、浩尤爾托哈10個行政村。奎屯布拉格村西南有唐、宋至元代古城遺址。
扎勒木特鄉(xiāng) 1992年設(shè)扎勒木特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博格達爾鎮(zhèn)內(nèi)。面積323.4平方千米,人口0.3萬,其中蒙古族占45%,哈薩克族占51%,轄布熱、博格達爾、卡克爾特、阿茨、庫得爾哈5個行政村。古跡有阿敦確魯古墓群和巖畫。